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发轫于1896年。经历了经院、蚕桑学校、两等小学堂高等班、四川省立第五中学校、四川省立龙潭中学、川东地区龙潭中学、四川省酉阳中学、四川省酉阳第一中学校、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等发展阶段,有100多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人才辈出,革命先烈赵世炎曾就读于此。1982年被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重庆直辖后被确认为重庆市首批建设好的重点中学,是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电化教育示范校、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最佳绿化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五十佳、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全文明校园。学校占地144亩,校园古树参天、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被人民日报誉为“花园式”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是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在岗教职工313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240人,初中专任教师73人。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中级职称教师11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中学特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8人。学校现有8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954人,其中高中学生4299人,初中学生1655人。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目标明确,办学规范,坚持德育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以“内涵至上、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形成了“爱岗敬业、朴实好学”的校风,“严谨治学、启志育人”的教风、“诚实、刻苦、守纪、尊师”的学风,“德文并举,敢为人先”的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异,享誉渝东南。校长:孙沿红校办电话:(023)75312007地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渝湘路82#校长邮箱:849448775@qq.com
成都树德中学(成都九中),是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省市首批“校风示范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精神文明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因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学校始建于1929年,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是全中国“最好的六所私立学校之一”,时有“北有南开,西有树德”之称(摘自《大公报》)。1952年收编为公办学校后改名为成都九中。学校在五、六十年代为“四川省高级干部子女集中就读学校”和“四川省归国华侨子女集中就读学校”,师资力量强,办学质量高。经过80余年的继承发展,逐渐形成了“树德广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为高校输送了大批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优秀高中毕业学生。学校“治学严谨,管理科学”,“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卓著的办学业绩在全国、省、市享有极高的声誉。200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实施教育惠民行动,启动了“四、七、九”名校扩建战略。树德中学率先扩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并获得成功。2010年,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投资的新校区成都树德外国语学校(成都市第一外国语学校)也面向全市、全省招生,树德中学形成了一校三区(即宁夏街校区、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的办学格局,踏上了新的发展之路。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宁夏街树德里4号备案序号:蜀ICP备05012974号邮政编码:610031联系电话:028-86630297 86244633招生咨询电话:86252684(宁夏),87466178、87464905(光华)站长邮箱:8211@8211.com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座落于秀山县科教文化区,是秀山县委县政府按“十一五”规划、投入资金2亿多元,举全县之力重点打造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这里交通便捷,风景优美,环境清幽。 学校于2009年9月建成并首期招生。占地450亩,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术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师生食堂、教师宿舍楼、学生公寓楼等基础设施。配置有一流的实验教学设备、班班通、校园网、教学安全监控设施等。现有108个教学班,5800名学生,是周边地区规模最大、设备设施最完善的高级中学。 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招聘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名师,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人73,中级教师14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拔尖人才10人,县名师、拔尖人才2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9人。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学校拥有在渝东南地区乃至周边区县实力最为雄厚的师资队伍。全校教师以校为家,用辛勤播洒知识的种子,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学校是重庆一中对口支援的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也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实施统筹城乡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试点工程。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担任学校顾问,副校长杨祖旺、副书记王晓明担任名誉校长,并选派一名副校长常驻我校,主抓教学一线管理。此外,重庆一中每年还选派5名优秀教师到校任教,为我校的腾飞注入不竭的动力。通过实施“青蓝工程”、集体备课、到重庆一中挂职学习、参加市级国家级课程培训和加强常规管理等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支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管理科学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秉承“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孝心、责任心”为育人特色,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到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学校对教学实行年级管理责任制,班班有目标,人人有任务。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合理调配师资,实施均衡教育。对班级学生管理实行流动制,对学生学习效果监测实行一月一考制。学校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追踪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为了让贫困学生充满对未来的信心,我校通过国家助学金、低保资助金、捐资助学、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方式全力实施帮扶。同时,实行奖学金制度,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鼓励优生鞭策后进,让莘莘学子在感动中收获鼓舞。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狠抓教学管理,健全制度,规范建设,一个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已呈现在人们眼前。 大量外出求学的学子开始回归,周边区县部分优秀学生也慕名前来。 如今,学校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组建了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汇聚了一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活泼、向上的学生群体。 为了让每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团结务实、艰苦创业的秀山高级中学,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造“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机制科学、师资队伍优良、教育技术现代、学生素质全面、教育特色鲜明、教育环境优美”的一流名校,办秀山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坚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秀山高级中学,必将承载着秀山人民的深切希望,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地 址:重庆市秀山自治县中和镇锦秀路188号(原部队农场) 电 话:023-76685885 76891950(行政办) 76681899(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处)
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校,校园面积59亩,现有教职工207人,在校学生3972人,其中来自我县边远山区土家、蒙古、苗等少数民族学生占86.7%,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市批高完中之一。学校不仅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篮球项目传统学校”、“绿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 更是 “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的获得者。学校被多家媒体誉为“民族教育的一颗新星”。学校坚持“德业并进,至臻和谐” 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构建“五个校园”,致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享誉全国的民族教育特色名校。目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由建校初的6个班学生339人,发展到现在的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63人;教职工由建校初的37人,发展为今天的207人;教学质量也迅速提高,高考升学人数由89年第一届的7人,升学率10%,发展为今天的485人,升学率80.6%,合格率也达98%以上;教学设施也日臻完善,建有电子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音像馆,智能广播系统1套,双向教学网络系统1套,建有校园局域网,并与国际互联网相通,建有塑胶篮球场、风雨球场、网球场和塑胶田径场,为构建现代化的和谐校园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坚持精致化管理模式,创建了“一面三点”的德育管理网格、“三美化、五宣传”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三三四四”人性化的安全教育体系、“一点三线,一巡查一蹲点”的年级管理体系、“一培训二结对三落实“的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管理模式、”四版块联手,三线为一体”的教育阵地建设的模式。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更好的办学,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民族中学坚持特色誉校,以民族特色为龙头,力求教学科研、体育艺术均衡发展。其中民族舞蹈《薅秧舞》、《土家摆手舞》于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专题介绍,在全国引起共鸣;自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土家竹铃球》、《土家天地球》在第六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上摘金夺银;近三年来,为高等院校输送艺体本专科生近三百人,不少学生荣获国家二、三级运动员称号,可谓春风化雨,人才辈出。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是我校合作办学的一贯思想。我们深信:民族中学在这片培育了无数优秀才子的圣地上定会与时俱进,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奔向灿烂的明天!联系电话:023-73378301-8009传真:023-73378186
一、学校概况: 成都38中是一所具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高完中,06年3月与北大附中联想远程教育公司合作,加挂“北大附中特色实验学校”校牌。学校占地60亩,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设备按照市重点中学标准配备。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400多人,教职工157人。 2000年,政府投资2000万元新修学校行政 楼、教学楼、实验楼和运动场,使学校旧貌换新颜;从此,学校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高中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连续七年获得市、区教育局的表彰。 学校拥有一批业务精、素质高、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队伍。高中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5岁,7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获市区各种荣誉称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赢得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信赖。学生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文学社、漫画社、科创社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为全校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资源和快捷的教研互动平台——卫星传输的原汁原味的北大附中课程、“零距离网上教研组”和“零距离网上备课”,让教师零距离掌握北大附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教师和课程质量。名校资源为我所用,学生受益!教师受益,学校受益! 快速发展的三十八中牵手北大附中,如虎添翼,必将更上一层楼!二、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思想:科学管理 创新教育 主动学习 学生成才 教师成功 学校发展 校 训:崇德 勤业 求真 创新 教 风:爱生 勤教 启智 育人 学 风:励志 勤学 善思 创新 领导作风:勤政 廉洁 务实 民主 发展目标: 把三十八中办成一所质量好、效益好、校风好、有特色、上规模的现代化完全高级中学。 电话:028-68811702 Email:cd38school@126.com地址:成都市龙潭寺隆兴路8号招生联系电话:028-84203838教导处电话:028-68811707
这是一片培育精英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撒播着哲学的精神;这是一处诞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高扬着猎猎作响的人文大旗!成都石室外语学校坐落在成都市八大生态区之一的清水河畔,与“非物质文化公园”一墙之隔,是由中华名校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和全国百强企业神龙集团共同打造的一所高起点新型寄宿制学校。学校创建于2003年,占地214亩,欧陆风格,大气磅礴,独具鲜明特色和文化品位。走进石外,它的大气磅礴的欧式建筑与极富石室特色的传统文化标识相映生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高起点高目标的教育定位,它所指向的是以国际化的教育视角与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方式接轨。为此,董事长陈代军引入了“协同教育”新理念,激发学生生命的原动力,使他们成为“协作应变、学习创新、诚信仁爱、负责感恩”的“世界人”。协同教育实践,让学生走出了“封闭”的阴影,步入了“和谐竞争、协同发展”的轨道。学生家长罗钦在多次实地观摩学校的协同教育后认为:石室外语学校的协同教育是思想和灵魂的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抗挫折教育、成就教育,从思想上解放孩子,使他们乐观、积极、向上。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吴伟,受区教育局的委派,兼任石外校长。到任后,他提出“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家长的意见重于一切,教师的形象贵于一切,学校的发展压倒一切”的办学原则。全力打造新型的管理团队和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团队,构建更有效的管理,更人性化关怀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吴校长向广大教师问计,向学生及学生家长问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发展服务于学校的大发展,使学校形成一个传导式的服务发展链条。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一支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一批全面发展的莘莘学子,培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师主体和“乐于学习,勇于创造”的学生主体,初步形成了以“协同教育”为核心的文化体系。石室外语学校拥有特级教师7名,省市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14名,一批高级教师和来自全国各省市中青年优秀教师、生活老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针对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爱与责任。老师从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入手,引入民主机制,人人参与班级建章立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人人为班级的文化建设想点子、出招子,形成了自由开放的班级文化氛围。学校教学课程与活动课堂两翼齐飞,开设课题超市,这是石外面向学生发展的新看点。每天下午的活动课,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个性化的第二课程,如舞蹈、书画、国学、球类、棋类、演讲等,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空间和个性化表达平台,课程超市让学生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养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扩展国际化视野,奠定学生未来领袖气质和行业精英的培育,彰显品牌学校“国际化”竞争力。学校与加拿大国际教育中心CIEC、新加坡AEC教育集团、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美国加利福里亚学院等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招收中国学生赴国外就读。新加坡1+1“O”水准留学预备班、加拿大2+1中加双学制留学预备班特别引人注目。光荣与梦想同行,泪水与汗水铸就辉煌。“集团倾资办学,校友倾情助学,教师倾心教学,学生倾力乐学”是石室外语学校最鲜明的精神胎记。如今的石室外语学校以协同教育理念的成功接种,全面实现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无缝衔接,构筑厚实的平台和宽广的跑道,让莘莘学子驾着青春的翅膀起飞带来了盎然的生机和满园的春色。信箱:cdsswy@163.com网址: www.sswysl.com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号招生电话:028-68018008 028-68018666
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10年,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于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思想,造就了大批桢干贤良,现已发展已有67个高中教学班、在校生4500多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的百年名校。 设施完备——学校占地150多亩,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有一个含6条400米标准塑胶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还在体育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有设施完善的泸州市示范公寓、泸州市示范餐厅;有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实验综合大楼,内有图书110000多册,有可同时容纳700多名学生的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设备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活动室、音乐美术活动室、学术报告厅等。目前,学校设施设备,办学条件等已完全达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读合江中学,享受国重条件,只按省重标准交费。 师资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33人,其中中学特级教师10人,中学高级教师55人,中学一级教师75人;有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10人;有省级骨干教师11人;有泸州市首届名师3人;有泸州市首届名师3人;有市县级学校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0多人。学校专任教师配备科学,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成果显著,堪称一流。 成绩辉煌——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的办学思想,衽分类分层教学,让实验班、教改班并驾齐驱。近年来,先生有胡猛、王园、戴涛、赵畅、宋莉、何苗、贺耀等7名同学夺取全市高考文(理)科“状元”。其中理科状元胡猛该年同时获得四川省第二名,文科状元何苗获得四川省第三名。除有考取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外,年年都有考取北师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的学生。80年代以来,合江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泸州市前茅,其中1992年、1993年、1994年均获泸州市第2名,2003年获得泸州市第3名。2004年高考升学人数突破500人大关,达到513人;2005年稳步提高,高考本科上线537人,2006年创历史记录,高考本科上线713人,重点上线118人;2007年本科上线614人(不含艺体),稳居泸州市省重点中学的前三位。 艺体出彩——合江中学是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体教育成绩显著。仅2001年以来,学校就有160多名国家一、二、三运动员升入高校。2005年合江中学仅在体育院校(系科)招生的专业考试中,就有97人上本科专业分数线。近年来,在各类艺体竞赛中,合江中学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近200人次,其中王力夫取得四川省中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男子甲组全能冠军;韩镈濒获四川省中学生运动会男子100米短跑冠军,200米跑季军,被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央视“2005年度歌坛十大新人秀”推出的歌手成雨,就是合江中学毕业的学生。学校联系电话:0830-5211234 5218708传真:0830-5217280 5211234学校地址:四川省合江县广东街17号 邮编:646200站长邮箱:jjh_jiang@sina.com
四川省荣县中学校的前身系清朝时的“凤鸣书院”,1913年更名为“荣县县立中学”,1950年由政府正式定名为“四川省荣县中学校”,1980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0年7月,原四川省重点中等师范学校“荣县玉章师范学校”与荣中合并。 荣中位于荣县城内文庙街,占地201.49亩,校舍面积60622.4M2,运动场面积46080M2,园林绿化41080M2。校园环境优美怡人,教学设施齐备先进。学校现有8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21人,教职工345人,其中专任教师298人,高级教师占30%以上,中级教师占40%以上。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吴老“品端、学粹、健体、增能”教育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办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升学人数逐年上升。2001~2006年共有13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30名学生取得大学保送生资格。继左亮、陈建国同学分获03年、04年市高考文科状元之后,刘孟儒同学又荣获06年市高考理科状元,并考入清华大学。初中升普高上线率、升省级以上示范高中上线率一直稳居全县第一名。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学校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获得自贡市省级及以上示范性高中类教学质量评估唯一的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已经办成荣中的特色。近几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多、层次高,先后有35名学生取得大学保送生资格。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5件,二等奖17件,三等奖15件,连续五届获得省优秀组织奖;科技小制作“自行车座防晒装置”获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科普节目比赛一等奖;龚惟同学参加全国“同游百科园”读书活动知识和技能竞赛,荣获全川唯一的全国一等奖;学校女排2005年8月荣获省排球比赛(甲组)第三名和自贡市中学生“三好杯”排球赛(女子组)第一名,2006年代表自贡市参加省十运会荣获第三名。皮划艇队代表自贡市参加省十运会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年来,共有210人被艺术、体育院校录取。 由于办学业绩突出,荣中曾享有“川南文化之冠”的美誉,近几年又屡获殊荣,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4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成绩证明了我们的努力,而我们追求的更新更高的目标始终在前面。目前,我们正继续坚持科学的办学思想,以优良的校风、科学规范的管理、优越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社会,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进取。地址:四川省荣县旭阳镇文庙街110号备案序号:蜀ICP备07000966号邮政编码:643100Email:rxzxbgs@126.com联系电话:0813-6201508
盐边中学始建于1943年,1997年随盐边新县城移民搬迁至桐子林镇文华小区,因办学规模扩大,2009年8月再次迁到新县城清源小区,毗邻著名的二滩水电站。学校占地面积340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套教学设备。现有52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800余人。教职工20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人,中级职称教师102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9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2人,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 建校68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名校”的办学思路,围绕“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办学理念,重视营造和谐关爱的校园氛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新教法”的校本教研策略,已成功申报到省级课题和县级课题。 多年来,盐边中学在县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创新的团队。教职工们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使学校办学品位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先后为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昆明陆军学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为盐边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攀枝花市校风示范学校、攀枝花市文明单位、攀枝花市卫生示范学校、攀枝花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攀枝花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攀枝花市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盐边县平安校园、盐边县绿色校园、盐边县第一批学校示范食堂等。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盐边中学全体师生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以无比的聪慧和无限的热情,在新一轮课改大潮中,同心同德,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再展宏图,重新谱写盐边教育的新篇章!地址:中国四川省盐边县桐子林镇木撒拉村 联系电话:0812-8653200邮政编码:617100
一、学校概况四川省米易中学校创建于1953年9月,原址位于米易县攀莲镇校园路25号,定校名为西康省米易初级中学校。1955年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更校名为四川省米易初级中学校。米易中学于1959年创办高中,更校名为四川省米易中学校。米易中学是攀枝花地区最早创办的一所大型高完中,1982年1月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扩大办好的省重点中学。2002年7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建的米易中学校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安宁河畔,国家级激流回旋皮划艇竞训基地旁,是由现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米易中学校异地新建,按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修建的一所全封闭、寄宿制、数字化、全新管理、硬件设施一流的新学校,占地231.7亩,总建筑面积79240平方米,拥有现代、大气、布局合理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和食堂;学校配置了高标准的校园网和计算机教育中心,每个教室集多媒传播和智能化于一体,实现了教育手段现代化;学校还拥有数量充足,设施一流的实验室;现代化的体育馆(含恒温室内游泳池);大型塑胶国际标准运动场;绿地面积39160平方米,绿地率44%;水体面积1390平方米;校园外,安宁河碧波荡漾,细柳垂堤,绿草茵茵。校园内花团锦簇,“青春飞扬喷泉广场”宽敞美丽,“与时俱进景观钟塔”随时提醒学子们珍惜光阴、与时俱进,“休闲时政走廊”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依山傍水,这里得天独厚,是每个求知者的成才之地。学校是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1世纪生物教育创新百家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攀枝花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单位,攀枝花市园林式单位,攀枝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学校特色:新学校、新面貌、新机制、新成绩。小班教学,分层管理。艺体特色明显,外语特色突出。全校现有43个教学班级,学生1720人。其中高一年级15个班,学生625人;高二年级13个班,学生535人;高三年级15个班,学生560人。在校教职员工239人,其中工勤人员30人,在岗中共党员84人,退休党员30人。2008年从外县引进优秀人才12人。专任教师172人,本科169人,研究生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在岗教师中高级教师34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中学二级教师95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先进教师、省级先进班主任各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0人,县级青年骨干教师12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1人。二、学校管理在秉承了老米中传统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校训:尚善、励志、求真、感恩。校风:团结、慎独、用心、遵从。培养目标:超越自我。管理体制:采用公办体制、民办机制管理,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专家型的优秀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任期目标责任制。办学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让公办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稳定发展优势与民办学校灵活机制与服务意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走“修身、博学、感恩”的育人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校以师为本,师以生为本,努力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办学目标:继承米中优良传统,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把学校建成“环境美、质量高、特色明”,有较好社会声誉的四川省示范学校,力争早日跻身国家级示范高中行列。形成了以“校长以教师第一,教师以学生第一”。“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是生活的需要,工资是报酬的一部分”等办学理念。三、教师队伍在教学业绩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宗旨下,通过从现有教师队伍中择优选聘部分优秀教师,以及从县外引进部分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少量从重点师范院校选择部分毕业生,由这三部分整合成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力量雄厚的全新的教师队伍。同时聘请部分有丰富高中毕业班教学经验的名师作为学科督学,深入课堂督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地址:四川省米易县城北皮划艇基地 邮编:3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