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古蜀故都——郫县的有识之士,以图强兴学为当务之急,兴办新学,于1932年春,在城内江西巷郫县国民女子小学堂内创建郫县女子初级中学,这就是郫县二中的前身。解放前郫县女中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闻名于川西,不少温江、新繁、灌县的女学生亦慕名前来求学。1958年春,学校由城内迁入南郊新址,并正式更名为“四川省郫县第二中学校”,并凭借辉煌的成绩,于1960年光荣出席省文教“群英会”。 国运昌则校运兴。自1978年始,学校进入了一个校史发展的新时期。80年代初,学校代办温江地区中级师范班共14个,为全区各县培养中小学教师599名。90年代,学校高考一次性上线人数有5年居全县第一。此间,学校还涌现出一批以数学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陈克信、全国优秀教师都水琴为代表的优秀教师。1996年,学校又通过了成都市教委的“合格完中”验收,是年,经成都市教委批准,挂上了“郫县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校牌,开始了探索特色教育的办学之路。 自1999年以来,郫县二中先后获得“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以及“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成都市跆拳道代表队训练基地”等荣誉称号。2009年4月,正式加入成都市石室中学教育集团,实现了它在现代教育史上的大跨越。 历史积淀了文化和传统,发展造就了辉煌和成就。郫县二中在“和谐发展、个性张扬”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全面实施“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塑校”方略,承接传统,锐意创新,在管理上力求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已成为2000多名师生的共识。学校已形成了“校风正,班风纯,学风浓,管理新”的可喜局面,已成为住校学生食宿无虞,学校师资队伍精良,办学效益显著的园林式生态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150亩,校舍面积44816平方米。现有在岗教职工215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78名,取得研究生学历的4人,在读研究生6人,研修班毕业52人。现设教学班51个,在校学生总数近3000名。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绿化率达98%以上。现有教学楼4幢,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设备。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新电脑,实现办公现代化;按高标准配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建设电教中心控制室,声像阅览室;设立美术、书法、器乐等专用教室;静仪图书馆1321平方米,有新装备的电子阅览室和满足需要的教师及学生阅览室,建设图书馆查询借阅系统,使图书馆管理走向现代化;进一步建设好电教资料库,增加投入,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配备各科教学的电教资料和计算机课件;田径运动场占地45亩,有标准400米环行跑道,各类运动设施和器械基本齐备,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完善的运动环境;四川省“A级餐厅”,可供1800人同时就餐,为师生提供了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 今日的二中积淀了丰饶厚重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实现了教育教学设施的现代化。 在新机遇和挑战面前,郫县二中将继续发扬宽宏坚毅、求实创新的二中精神,振翅九霄,翱翔云天…… 办学理念:和谐发展,个性张扬 、校 训:树德、广识、尚美、求新。地址:成都市郫县郫筒镇何公路34号电话:87927234(行政办公室)87922669(招生办公室)邮编:611730
四川省郫县第三中学前身为始创于1941年的“崇宁县立中学”,1957年更名至今。是一所具有七十年悠久历史的完全学校。学校位于古蜀之都郫县唐昌古镇。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1300多年历史,厚重的人文气息和时尚的符号兼具。北靠都江堰,近邻成都,贴近都市的繁华又远离喧嚣与浮躁,享受府之国桑麻田园风情,回归内心的宁静,感悟天地精华,生长生命智慧,陶冶性灵。在这个静谧的小镇,透过古朴的街巷和华丽的牌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在缓缓流淌。在这里,似乎可以听到两千多年前一代鸿儒扬雄在读书台上的朗朗书声,看到其师严君平在里巷卜算凝重的眼神。四川省郫县第三中学坐落在南外街古崇宁县武庙旧址,紧邻文庙翰林院,吸收了勇武和文藻的精华,并天然地传承了追求卓越的气质。于是有了学校成为四川省文教系统代表,1960年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有了成昆煌、杨光荣、罗吉林、刘玉丹、杨霖曦、吴春亮等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并成为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动人故事。四川省郫县第三中学是“合格普通高(完)中”、“市校风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重点中学)。学校以“诚信·明理·博学·创新”为校训,以“自强不息,立德树人”为学校的核心精神,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合了西方现代元素,中西合璧,是莘莘学子成就梦想的理想学习环境。四川省郫县第三中学地址:成都市郫县唐昌镇丁字街1号邮编:611733电话:028-87803528网址:www.pxdszx.com
以优质的教育,和谐的校园,文明的校风,谨饬的教风,奋进的学风,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我们奋斗的理想蒲江县寿安中学地处成都市优先发展的14个重点集镇之一的寿安镇,学校建校于1956年,迄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自2002年合并寿安镇成元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点办学后,现已建成一所有着优质育人环境和丰富办学经验的农村高完中。学校现常设班级50个左右,教职工200余人,其中市(县)优秀专家4人,县级拔尖人才7人,中级职称38人,在校学生3300多人,校园占地近百亩,苍柏掩翠,丁香吐绿,金桂飘香,百花争艳,绿化面积达8951.4㎡,可绿化率达98.2%,是县“园林式单位”和“绿色学校”。近年来,学校围绕“公平教育、优质服务、多元办学、竞合融一”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确立了“走多元化办学、特色教育、全面发展之路”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以“明礼、感悟、奋进、和谐”为核心的和谐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地稳步前进。初中部,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还是普高完成率稳居全县前列,每年毕业生中升入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的人数比例达98.3%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送入中职类学校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已达200多人,“就读职中,学得一技之长”的风气已蔚然成风。高中部,2002年高考总上线突破百人大关,在同类学校中,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七,总升学率居第六;2003年本科上线122人,上线率40.13%;2004年本科突破200大关,上线率45.9%,而且文科高考成绩超2所国重;2005年本科上线243人,并勇夺全县文科状元,艺体高考本科上线连续三年居全县第一。而与此同时,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助教”的道路,学校教师开发出了各科多媒体课件上百个,开发出市、县级“十五”教育科研课题7个,形成了大量教育科研成果,教育科研论文获国家、省、市、县以上奖励达300余人次,其中科创成果《线面关系演示器》获省一等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连年受到市、县主管部门的表彰,“民主管理、科学治校”的办学经验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重视,寿安中学正以执著的脚步向着自己的理想大步前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政府街9号邮编:611633
成都,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进入了建设“世界现代化田园城市”的轨道,她的和谐与美丽,让所有来过这座城市的人无不为之倾倒。武侯,是一个积淀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区域,蜀汉文化博大精深,蜀汉人才层出不穷。武侯高中就坐落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 武侯高中以天府与国际相融合的教育视野打造最健康的教育环境:生涯规划与志远精神塑造品质人生,高效课堂与自主学习成就升学梦想;高品质的艺术教育享誉全川,多元成才的办学模式领先全国。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示范性高中、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学校、清华大学生源基地学校、省考试院省外艺术高校考点。 学校占地160余亩。学校风景秀丽,小河横贯校园,曲桥如虹卧波,草坪吐翠,垂扬婆裟,环境幽雅宜人,教学设施一流,是成都市城区学校中规模最大的公办高中之一。学校积极探索城市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坚持“做人第一、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个性化成才教育”的教育思想,整合共青团四川省委、成都军区、清华大学等优质资源,联合开办了志远班、国防生源基地班、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美术班、出国留学预备班等不同个性发展方向的实验班级,逐步构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与ACT学习法,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社会、家庭德育网络和“合格+特长”、“规范+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 武侯高中自办学以来,连续多年以优异的教学质量获得成都市教育局表彰。武侯高中,一所本地区升学表现最优秀的学校之一,一所社会公认办学环境最健康的学校,一所学生引以为豪的学校,一所老师能充分拥有尊严的学校,一所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界最希望合作的学校,一所海内外专家学者广为推崇的学校。武侯高中行政办公室电话:028-85014308武侯高中教务处电话:15719417238武侯高中德育处电话:15719417839武侯高中招生办公室电话:18328364100,18328364099 地址:武侯区簇桥文盛路1号
四川省双流中学位于成都市南部新城、空港现代田园城市、中国百强县——双流,创办于1940年,建校批文由时任四川省兼理主席蒋中正鉴章,校名是由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员老于右任先生题写。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70余亩,教学班80余个,师生5000余人。七十载的风雨洗礼,半个多世纪的信誉积淀,锤炼出“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双中性格。长期以来,由于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就显著,双中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中国百强中学、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国六十周年四川省十大名牌院校、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 21世纪中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单位、中国西部名校、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十多个重要的国家级荣誉,依托这些荣誉称号,双中人精益求精,不断丰富“双流中学”这一品牌的内涵,提升“双流中学”这一品牌的品质,使今天的双流中学成为了一所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先进的办学理念 “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精警的校训 “厚德、励志、求真、笃行” 求实的学风 “见贤思齐,见微知著” 严谨的教风 “导德齐礼,启愤发悱” 淳朴的校风 “言则成文,动则成德” 鲜明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双中在“一本两全”办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严爱”结合继承创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了“研用并重,以研促改”的教育改革模式,具体体现为四大办学特色: 第一、教学特色——学案导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重视特长培训。 学案导学: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编制学习方案。为推进新课改,双中将工作精力聚焦为落实“双优”教学理念,即“优化教师教学过程 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通过优化教师教学过程,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优化学生学习策略,变“学会”为“会学”。为落实“双优”教学理念,双中大力推广“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设立了为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等一流名校输送尖子生的英才班,为重点大学输送合格新生的文科、理科实验班,为一般本科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的标准班和艺体实验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为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标高的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良好发展,体现出“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理念。 竞赛辅导:充分利用双中与清华、北大、华东师大、川大、川师大合作建立的五大基地和国内重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培养拔尖学生和培训奥赛选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培训班从高一开始,经严格考试组建。主要由相关高校教师组成教练队伍,实施主教练负责制,平时由本校专业教师实施有计划的辅导,假期由川大、川师大教授进行集中培训。 艺体特长培训:学校常年开办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兴趣班;田径、球类、射箭、艺术体操等各类体育训练运动队,由省市县名师执教,为艺、体特长生提供了畅通的升学平台。 第二、教育特色——德育工作课程化、系列化、经常化。 双中建立了“以导为主,严爱结合”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充分依托多渠道、多层次的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实施了德育工作的课程化、活动化、系列化、创新化。由双中自编的《双流中学德育系列丛书》是中国教育学会推荐用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先生评价该书是新时期中学德育研究具有积极探索意义的创新性成果,这套丛书已经作为双中的校本教材,列为各年级学生的课程之中。同时,经常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并充分发挥学校团委会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使双中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三、教研特色——科研工作常规化,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双中以“科研兴校”为学校发展战略,坚持“研用并重,以研促进改”。近年来,还制定实施了《双流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启动了青年教师成长工程,确立了“一个理念(以教师专业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理念)、两条途径(通过引进校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引领式培训和利用校内资源实行校本研修的培训)、三级目标(用3到10年的时间实现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再到特色教师的三级跳)、四大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构建资源、实践、展示和成功的四大平台)的整体工作框架。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第四、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努力打造“雅文化境界”。双中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办学理念、办学实践有机结合,初步形成双中特有的治学精神和文化氛围,努力达到双中校园高雅,双中教师儒雅,双中学生文雅的“雅文化境界”,即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又具有双中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并把它作为双中学校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 精良的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双中通过“内培外引”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教艺精湛、乐于奉献、个性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300余名,特级教师7名,硕士研究生和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教师90余名,高级教师近200名,各级各类名优教师近200名,常聘外籍教师2-3名。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双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设施 优美的校园环境,温馨高雅的校园文化,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国家级示范校示范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升办学档次,增强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为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单位,近年来,双中把研究、实践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校园建设和布局调整中特别强化文化内涵,规范校园布局;建设校园文化墙;调整与更新橱窗宣传栏、名言警句的布局;完善钟楼校史陈列室;调整校园绿化带;对校园重要建筑和设施进行命名;建设校园网络;每间教室都安装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建立了校园Internet、CAI教学双向控制演播系统、一卡通全数字校园网络、校园闭路电视台,还建有空调、中央供热水、直拨电话一应俱全的学生公寓等。双中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双中以新课改为契机,建立了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设置,综合社会实践课、选修课和各种活动课;建有学生电视台、学生合唱团、文学社、小记者团、田径队、跆拳道队、英语角、奥赛班、科技创新兴趣小组、业余党校等组织;学校团委会和学生会还组织学生成立了24个学生社团,每一位双中学生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个性和兴趣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施展才华,绽放青春。 广泛深入的对内对外交流 1、沟通和交流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在对外交流方面,双中以更宽广的胸怀、开放的姿态,放眼全球,请进来、走出去,将自己置身于最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之中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双中与德国友好学校威利勃兰特中学的交往继续保持和加深;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合作举办的出国留学预科班和高中国际课程班正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与新通国际合作举办了“世界百强名校预备营”。从1998年起,双中每年都要举办两次赴美国学生夏令营和赴欧洲学生夏令营。每年都要接待美国或德国友好学校的师生来双中访问交流,一直都没有间断过。由于对外交流富有成效,双中被命名为全国高中国际教育合作学校、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国际外籍教师英语合作实验学校、中美教科文中国重点合作学校等。 2、在对内交流方面,双中不断加强与高校和高水平学术组织的合作,进一步搞好多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先后建立了教育部优秀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基地、清华大学青年风帆计划培训基地、中央党校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研究实验基地、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副理事长学校、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数理化奥赛培训基地、四川省巴金文学院文学新苗工程基地、四川大学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学校等十多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加强了与国内兄弟学校的合作与交流。 发展中的双中教育集团 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让双中名校优质资源辐射农村,让更多的双流人民的子女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的新思路,在县委、县府的布暑和教育局的具体安排下,2009年9月初,“双流中学永安校区”正式挂牌,标志着双中教育集团正式启动,这也是双流县组建的第一个教育集团。双流中学是双中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成员学校目前有双流中学、永安中学和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对领办型成员学校永安中学,双流中学输出品牌、管理,还要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干部教师交流、特色建设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使成员学校迅速提高办学水平。双中与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的关联性质为对口帮扶型成员学校,两校在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教师交流活动等方面共享教学资源。双中教育集团的成立,使双中走上了优质教育集团化的发展之路,由于它既能保证我校本部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双中品牌的竞争力,又能让双中的优质教育向全县辐射,让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辉煌的办学成就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西部第一强县的双流县,近年来的高考成绩一直稳居成都市郊县前列,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西部教育强县,我校作为双流县教育的一面旗帜,为双流县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高考成绩笑傲群雄 自恢复高考以来,双中共为国内外高校输送合格新生17000余名,其中为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等一流学府输送新生1800余名。2007年,杨阳同学勇夺全省高考理科冠军,徐唯涛勇夺全省高考理科季军,万波同学勇夺全省高考理科第十八名;2005年,蔡晨薇、戴晶同学分别以优异成绩夺得成都市14郊区县文理科冠军。近年来,双中共培养出了县以上的高考文理科冠军17名,不断开创双流县高考历史的新纪元。 *2005年高考成绩:一次性上本科线949人,居成都市第一名;上重点本科线354人(全县795人),居成都市第三名。 *2006年高考成绩:上本科线950人,居成都市第一;上重点线353人(全县808人),居成都市第四;上600分高分的人数为98人,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前列。 *2007年高考成绩:一次性上本科线970人,上重点线365人(全县864人),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前茅,在全县文理科前10名中,双中各占7名。 *2008年高考成绩:喜获大面积丰收,并现实了四大突破:第一、上本科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1110人);第二、上重点线人数突破四百人大关,达411人(全县839人);第三、上二本线人数突破九百人大关(919);第四、在成都市文科前100名中,双中占10名。 *2009年高考成绩:上本科线人数1099人,再次突破千人大关,居成都市第一;上二本线人数904人,居成都市第一;上重点线人数346人(全县769人),位居成都市第四名。 *2010年高考成绩:上本科线人数1254人,居成都市第一;上重点线人数422人(全县946人),名列成都市同类学校前茅;上二本线人数1024人,超历史最高水平,名列成都市同类学校前茅;在全市14所国重学校2010年高考成绩综合评估中,双中紧随四、七、九之后名列全市第4名,其中,英语居全市第1名、语文居全市第3名。 *2011年高考成绩:上三本线1068人(不含艺体生),应届上本科线848人(不含艺体生);上二本线829人(不含艺体生);一次性上重点线351人,应届生上重点线283人;囊括双流县高考理科前十名;在全县文科前十名中占七名;全县上600分以上共计36人,双中占26人;理科精英班重点上线率为100%,班平均成绩为594分。 2、学科竞赛大放异彩 近年来,双中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全国、省、市等级奖2000余个。自2005年以来,双中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人数每年都超过100人次,获国家级奖人数雄居全县首位,名列成都市前茅。 3、特长培训优势凸显 近年来,双中打造出了多次夺得国内、国际大奖和全国冠军的“双中学生合唱团”、“双中田径队”、“双中健美操队”、“双中跆拳道队”;训练培养出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120余人,有35件学生美术作品入选四川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 科学的育人目标 把每一位双中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习惯文明的双中人;具有强烈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国家意识的中国人;具有先进理念、创新意识和对于未来社会有适应能力的现代人。 学校的发展目标 根据双流县确定的“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空港田园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学校发展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示范高中。学校地址:成都市双流县东升镇广场路39号蜀ICP备05018171号邮编:610200办公室:(028)85772907招生:(028)69001288教导处:(028)69001218政教处:(028)69001201
四川省荣县中学校的前身系清朝时的“凤鸣书院”,1913年更名为“荣县县立中学”,1950年由政府正式定名为“四川省荣县中学校”,1980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0年7月,原四川省重点中等师范学校“荣县玉章师范学校”与荣中合并。 荣中位于荣县城内文庙街,占地201.49亩,校舍面积60622.4M2,运动场面积46080M2,园林绿化41080M2。校园环境优美怡人,教学设施齐备先进。学校现有8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21人,教职工345人,其中专任教师298人,高级教师占30%以上,中级教师占40%以上。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吴老“品端、学粹、健体、增能”教育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办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升学人数逐年上升。2001~2006年共有13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30名学生取得大学保送生资格。继左亮、陈建国同学分获03年、04年市高考文科状元之后,刘孟儒同学又荣获06年市高考理科状元,并考入清华大学。初中升普高上线率、升省级以上示范高中上线率一直稳居全县第一名。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学校自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获得自贡市省级及以上示范性高中类教学质量评估唯一的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已经办成荣中的特色。近几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多、层次高,先后有35名学生取得大学保送生资格。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5件,二等奖17件,三等奖15件,连续五届获得省优秀组织奖;科技小制作“自行车座防晒装置”获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科普节目比赛一等奖;龚惟同学参加全国“同游百科园”读书活动知识和技能竞赛,荣获全川唯一的全国一等奖;学校女排2005年8月荣获省排球比赛(甲组)第三名和自贡市中学生“三好杯”排球赛(女子组)第一名,2006年代表自贡市参加省十运会荣获第三名。皮划艇队代表自贡市参加省十运会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年来,共有210人被艺术、体育院校录取。 由于办学业绩突出,荣中曾享有“川南文化之冠”的美誉,近几年又屡获殊荣,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4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成绩证明了我们的努力,而我们追求的更新更高的目标始终在前面。目前,我们正继续坚持科学的办学思想,以优良的校风、科学规范的管理、优越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社会,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进取。地址:四川省荣县旭阳镇文庙街110号备案序号:蜀ICP备07000966号邮政编码:643100Email:rxzxbgs@126.com联系电话:0813-6201508
一、学校概况四川省米易中学校创建于1953年9月,原址位于米易县攀莲镇校园路25号,定校名为西康省米易初级中学校。1955年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更校名为四川省米易初级中学校。米易中学于1959年创办高中,更校名为四川省米易中学校。米易中学是攀枝花地区最早创办的一所大型高完中,1982年1月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扩大办好的省重点中学。2002年7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建的米易中学校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安宁河畔,国家级激流回旋皮划艇竞训基地旁,是由现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米易中学校异地新建,按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修建的一所全封闭、寄宿制、数字化、全新管理、硬件设施一流的新学校,占地231.7亩,总建筑面积79240平方米,拥有现代、大气、布局合理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和食堂;学校配置了高标准的校园网和计算机教育中心,每个教室集多媒传播和智能化于一体,实现了教育手段现代化;学校还拥有数量充足,设施一流的实验室;现代化的体育馆(含恒温室内游泳池);大型塑胶国际标准运动场;绿地面积39160平方米,绿地率44%;水体面积1390平方米;校园外,安宁河碧波荡漾,细柳垂堤,绿草茵茵。校园内花团锦簇,“青春飞扬喷泉广场”宽敞美丽,“与时俱进景观钟塔”随时提醒学子们珍惜光阴、与时俱进,“休闲时政走廊”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依山傍水,这里得天独厚,是每个求知者的成才之地。学校是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1世纪生物教育创新百家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攀枝花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单位,攀枝花市园林式单位,攀枝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学校特色:新学校、新面貌、新机制、新成绩。小班教学,分层管理。艺体特色明显,外语特色突出。全校现有43个教学班级,学生1720人。其中高一年级15个班,学生625人;高二年级13个班,学生535人;高三年级15个班,学生560人。在校教职员工239人,其中工勤人员30人,在岗中共党员84人,退休党员30人。2008年从外县引进优秀人才12人。专任教师172人,本科169人,研究生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在岗教师中高级教师34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中学二级教师95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先进教师、省级先进班主任各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0人,县级青年骨干教师12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1人。二、学校管理在秉承了老米中传统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校训:尚善、励志、求真、感恩。校风:团结、慎独、用心、遵从。培养目标:超越自我。管理体制:采用公办体制、民办机制管理,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专家型的优秀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岗位任期目标责任制。办学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让公办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稳定发展优势与民办学校灵活机制与服务意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走“修身、博学、感恩”的育人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校以师为本,师以生为本,努力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办学目标:继承米中优良传统,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把学校建成“环境美、质量高、特色明”,有较好社会声誉的四川省示范学校,力争早日跻身国家级示范高中行列。形成了以“校长以教师第一,教师以学生第一”。“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是生活的需要,工资是报酬的一部分”等办学理念。三、教师队伍在教学业绩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宗旨下,通过从现有教师队伍中择优选聘部分优秀教师,以及从县外引进部分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少量从重点师范院校选择部分毕业生,由这三部分整合成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力量雄厚的全新的教师队伍。同时聘请部分有丰富高中毕业班教学经验的名师作为学科督学,深入课堂督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地址:四川省米易县城北皮划艇基地 邮编:317200
学校始建于1740年(清乾隆5年)。清绵州知府在学校现址(文昌祠)延师课读,名为“文昌书院”,1802年(嘉庆7年),设立绵州试院,1840年(道光20年),扩建绵州试院,更名为“左绵书院”。1906年(光绪32年),根据清政府“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之规定,将左绵书院改为官立中学堂;1910年(宣统2年)3月15日(农历)正式开学,取名“绵州联立中学堂”。1931年,更名为“绵属共立中学校”,后改为“县立中学”,1945年始办高中。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合并绵阳县立中学、县立女子中学、私立涪昌中学、魏城中学、国立六中二分校为“绵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76年恢复办高中,1983年5月批准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四川省绵阳市第一中学”。1988年在绵阳市率先实行校长负责制。1998年更名为“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03年被授予“四川省普通示范性高中(省重点中学)”学校现占地面积22854平方米,建筑面积39666平方米,固定资产1.26亿元。拥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现有教学班76个(其中高中50个,初中26个),在校学生5910人;现有在职教职工239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另有离退休教职工98人。办学优势:办学基础牢靠学校办学理念正确,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策略精确。学校是“国家绿色学校”、“四川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先后荣获“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绵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绵阳市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绵阳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在绵阳市教育系统综合考核中已经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以上奖励,处于全市领先水平。高中高考考评已经连续八年获“B组学校一等奖”以上奖励,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已经连续十年获“综合评价一等奖”,是绵阳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在职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71人,中学一级教师100人,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教师年富力强,平均年龄34.8岁。拥有45名经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骨干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稳定,敬业精神强,教育艺术精湛,以感恩的育人心态、严谨的细节管理,形成了绵阳一中独树一帜的以科研为先导的教学风格和模式。教学质量稳步大幅上升“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特长、爱好、能力、兴趣,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意志情操,让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个性鲜明、有创造精神、有发展潜力的人。形成了提升中等层面学生成绩的教育教学优势,造就了“低入口、高出口”的辉煌业绩。为大面积的中等层面学生造就了升入高校的平台,高考已经连续八年获B组学校综合评价一等奖,跨入了绵阳市升学大校行列。初中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成为绵阳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中学生高品味的综合素质,健全的人格,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颇受社会的广泛赞誉。教学科研成果斐然学校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先导,在一大批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领导和教师的引领下,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及教育叙事活动,“想小问题,做大文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一个强力支撑点。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学校以构建人文关怀下的校园绿色文化为突破口和载体,强化了德育功能。将“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化和细化到了整个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在校学生保持了无违法犯罪记录,学校连续十二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硬件设施基本完善学校按照四川省普通示范高中的办学标准,装备了包括实验、电教、计算机、图书、体育、艺术等在内的所有教学设施,新建了塑胶运动场,改建了学生食堂,并被授予了“A级食堂”,有2000余个住校床位。基本能满足5000余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地理位置优越学校位于绵阳市区文化、商业中心的警钟街,毗邻涪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极为便利(绵阳机场、火车站以及四个汽车客运站,均可直接到达学校)。学校周边住宅稠密,小学、初中密集,学生及居民素质良好,生源丰富,是理想的办学位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首位,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灾后重建和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办学效益。办学理念我校有近300年的办学历史,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育人为本”,就是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观念,尊重师生的价值,保持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明确育人的指向性是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育人格局的整体性,以培养人为根本旨趣,围绕“育人为本”加强建设,使学校形成整体性的育人格局与运行机制。“育人为本”的具体内涵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学会做人,就是培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教会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汲取更多所必需的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会做事,就是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团体意识,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学会创新,就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和现状,不满足于现成的观念和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新事物、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真理、解释合规律发展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学会健体,其一是要教育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是事业成就的本钱,积极参加体质健康锻炼,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去主动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调节方法,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和谐发展”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爱好、能力、兴趣,营造氛围,提供条件,注重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意志情操,让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个性鲜明、有创造精神、有发展潜力的人。“和谐发展”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应成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和谐”,从教育的角度看,应是指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而又充满个性的发展,既差异性,多样化,又平衡性,统一体;“发展”是指成长、成功、成才。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注重扬长发展,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让每位学生都实现和谐发展,德才兼修臻于完美,使其成为适应“和谐社会”及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校风:和谐诚信自强奋进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创新学风:勤奋守纪善思自信办学目标:把学校办成一所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有特色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完中。初中保持全市领跑地位,继续努力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办高质量的精品初中。高中要巩固在全市B组的前列地位,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学有特长,阳光进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学生。管理目标: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务实、勤奋,重细节、善管理,高节奏、高效率,和谐、创新的干部团队、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以培养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教会学生做人为重点,拓展德育渠道,培养人文精神;以科研为先导,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办学品位。学校地址: 绵阳市警钟街78号 咨询电话:2267167 2263663 2267801 2262260 传真:0816-2267079 邮编:621000E-mail: myyzxxzx@163.com学校QQ群号:380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