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是一所教育局直属的国办实验学校,始建于1999年9月,是乌鲁木齐市第一所公开向社会招聘教师的学校。是一所突出德育、重视艺术、体现实验、人文见长的学校。学校占地574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2323平方米。我校是市属国办唯一的一所实验学校,体现学校的“实验性”是我们的追求,从学制的实验到用人机制的实验;从课程改革的实验到多达九个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课题实验;从德育到学科教学,我们都做了卓越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技活动为学生所深爱,航模、车模频频获奖,体育文化、风筝文化卓然超群。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占地在面积9400m2,建筑面积46500 m2(其中96年加层290多m2),拥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有自然实验、电教、音乐、美术、图书阅览、多功能等专用教室,还有活动室、食堂、浴室、教学设备基本达到标准,其中七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近年来,学校增添了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安装了闭路电视、校园网、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春风润雨降学园,气象更新又一天。五十四中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智慧,依靠广大教职工,勤奋努力,锐意进取,使五十四中象雨后彩虹,展示着她的魅力和潜质,得到了社会的瞩目。自治区靳诺副主席、教育厅沙塔尔厅长、市政府吉尔拉市长、市委任华常委、市政府童兆玲副市长、原市教育局李建声局长、市教育局胡军海局长、规划局局长,以及新市区党委、政府、教育局领导先后来我校视察工作,非常关心学校,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鼓励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学校办成乌鲁木齐地区一流的名校。广大教职工也为学校有今天的发展感到自豪,他们为五十四中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涌现出一批“三类人”、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 和谐崇德求创新,朝气蓬勃展新篇。五十四中将会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教职工,使这所乌鲁木齐最具潜质的学园,朝着名校,朝着明天,走向辉煌!学校信箱:wlmq54@163.com联系电话:廖老师 13199855306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坐落在火车西站机务段西路120号,占地近百亩,其中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其前身为乌铁二中,已有47年的办学历史。2004年7月,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从铁路整体移交给地方,并于2004年10月,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我校现有学生1200人,教职工90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是头屯河区一所国办高级中学。 校园环境:我校环境美观,空气清新,教学楼、科技楼绿草环绕,公寓楼、食堂互相衔接,远离城市的喧嚣,是学生静心学习的最佳场所,是成就理想的最好摇篮。教学配楼的竣工,使得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每间教室配备电子多媒体监控系统,方便了教学和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廉洁务实,教职工精诚团结,队伍精良。我校拥有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勤奋扎实、情系学生的教师队伍。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市级学科带头人、区市两级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张惠民老师,有全国优秀教师康贤书,铁道部优秀教师高春华、马融、刘海,有毕业于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市级优秀高级教师王惠莲、李素琴、任连波、高宝新、李伟、蒋品谆,市级优秀班主任肖丽、乔艳华、王丽君、赵雄,有市级优秀青年教师郑彩霞。有全国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洁、鲜星辉,自治区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刘梅,市级各种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梁伦明、胡海英、裴静、陈斌等。还有校级学科带头人王惠莲、薄树林、蒋品谆、江湛孜,校级骨干教师刘顺清、马红芳、李滔,校级优秀青年教师过麦良、曹荣东。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教研为动力,整体优化,严格管理,全面育人的管理机制。 办学主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指导思想是:“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办学思路是: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我们的承诺是:视学生为亲子,让家长放心;视教育为天职,让学生成才;视质量为生命,让家长满意。 办学效益:三年来,我校实现了“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市级德育达标校”和“市级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等办学目标,并将原有的铁路精神继承和发扬,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知名度, 先后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建立了校园电视台,学校组建了校合唱团、舞蹈队、健美操队等,组织开展美育节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使学校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严谨务实的教风,勤奋上进的学风,求实创新的校风在六十九中已经形成,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亮点,成绩斐然。 办学设施:我校按高标准配置了可容纳540名学生住宿的宿舍楼,寄宿生封闭管理,宿舍内拥有学习桌、衣柜、电扇、台灯等,还聘任了专职生活教师24小时服务。另外,学校餐厅可供800人就餐;拥有538个座位的多功能报告厅,130个座位的学术交流厅,100多人的学生阅览室。学生晚自习期间由名优教师专门辅导功课。我们已形成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特色,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地址:乌鲁木齐市第69中学邮编:830023电话:0991-7978134邮箱: 9599610@qq.com
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处在南湖广场以西,南湖西路175号,从1968年办学至今,已有近40年的悠久历史。四十年春夏秋冬,四十年风雨兼程,今天的十九中学已是一所占地九十七亩,地理位置优越、教学设施先进、有巨大潜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办完全中学,是学生从师求学,实现人生梦想的美好选择。硬件一流师资雄厚学校要发展,硬件设施不可少。十九中率先建成了拥有千兆主干线、百兆到桌面的五网合一的校园网,为每间教室配备了51英寸精显背投、液晶显示屏计算机及摄录像系统,全校形成了人人会多媒体、时时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氛围。网络下的教学,让学生拥有了一片大信息量开放生动的学习天地。室外标准田径运动场,2000m2地下综合体育运动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施齐备的实验室、美术室、练琴房、音乐教室、舞蹈排练厅、心理咨询室,可供800人就餐的食堂,可供360人寄宿的学生公寓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班18个,高中班30个。在校学生达2700余人。学生们深感这里是他们的书香校园,更是舒心家园。以汪厚建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秉承“把创新教育做实,把素质教育做真,把优质教育做大,把办学实力做强”的办学思想,近几年来培养、引进大批优秀教师,卓有成效地开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而今全校专职教师159名中,高级教师51名,研究生学历教师10名,国外进修归来教师2名,本科学历达94%。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2人,市级德育标兵1名。近三年来有12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好教师”称号。校级学科带头人10名,校级骨干教师14名,校级优秀青年教师13名,校级德育标兵10名。近三年来教师获国家级奖项28人次;自治区级奖项123人次;市级奖项179人次。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务实、讲究奉献、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业已形成。“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十九中教师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满腔的教育热忱,谱写着教育事业的华美篇章。刘红,语文教研组长,校级“骨干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年会观摩课二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全国、自治区、市级一等奖,2008年作为新疆4成员之一参加全国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张桂萍,英语教师,校级“骨干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乌鲁木齐市外语学会理事,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考务官,2008年至英国留学,获“优秀毕业生”称号,2009年乌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评审专家组成员,多篇论文获全国、自治区、市级一等奖,执教各类公开课;郝建国,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校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班主任”,有12年高三毕业班执教经验,所带班级高考超市均分12分……另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李巍获“中华杯”语文课堂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彭俊峰获市级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科研求实特色鲜明靠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靠科研上层次,是十九中人的共同愿景。学校树立“工作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了十九中教科研工作的亮点与特色。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月,从青年教师到各学科带头人上公开课近50节,听课观摩400多人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通过承担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综合性学习中的写作教学”,学校为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广阔舞台。学校申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等五个课题成为市级“十一五”科研立项课题,其中信息中心主持研发的课题“音视频系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市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十九中学向社会展示21世纪新型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开办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自办栏目。相继有5期节目被新疆电视台、新疆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有1期节目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收录、播放。2005年我校电视台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学校同新疆艺术学院联合办学,开创了普通中学高质量文化课教学和高水平艺术专业教学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在“以人为本、以艺育德、以德促学”的思路引导下,学校积极挖掘艺术教育的德育内涵,建立民乐团、军乐团、合唱团、口风琴乐团、八孔竖笛乐团、重奏组、电声乐队、舞蹈队、健美操队、美术小组等对学生进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春华秋实独竞风流夸父逐日向前方,春华秋实十九中。十九中人精诚协作,勇谋跨越,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得到上级部门大力表彰,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和“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市级“十五”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音乐活动特色学校”等光荣称号,成为乌鲁木齐市优质教育资源之一。近三年,学校中考上线率连年超85%,最高分为663分、712分、675分。平均每年有近百人考入重点高中,一批次高中上线率分别为2007年34%、2008年48%。高中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03分、485分、520分,最高分为636分、646分、661分。高考自2006年上线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录取率逐年攀升,特别在2008年的高考中,上线率达90.03%,本科上线率达57.72%,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贾玉莹同学以655分的优异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严青山同学以592分的优异成绩被重庆大学录取,郑辰同学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另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被中国地质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济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新疆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等重点和知名院校录取。音乐专业班高考升学率达94%,多人被知名高等艺术院校录取,其中考入中央音乐学院3人,上海音乐学院2人,首都师范大学3人,四川音乐学院14人,西安音乐学院4人……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种学科的竞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16人次,自治区级奖项129人次,市级奖项72人次。张蓓蓓同学获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特等奖;张可、王强睿、孙吴昊、许庆河、杨倩茹、叶效莹等同学分获自治区第20届、21届、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竞赛项目一等、二等奖;李信栋同学获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新疆赛区二等奖;刘云获自治区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孙坪义获乌市生物知识竞赛一等奖……素质园地花蕾竟放,2009年乌市中学生高中组男子篮球比赛第六名,学生陈慈罕获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金奖;张亚薇获全国青少年器乐比赛钢琴十佳;唐寅获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金奖,刘爽丽获“星海杯”钢琴比赛新疆赛区第一名;李宜菲获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电视展评模特金奖、钢琴银奖……尾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金秋时节,盛典如约,十九中学迎来了辉煌的40年华诞。薪火相传,踏歌而行,今天的十九中人,将以超前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办学条件,鲜明的办学特色,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每一位加盟十九中的学子提供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今天,十九中为你播种希望,明天,十九中助你收获梦想!
乌鲁木齐市70中是1978年首批被确定的自治区级重点中学之一。是国家铁道部重点中学。前身是交通部天水扶轮中学,成立于1944年,1959年铁路修到新疆,学校奉命搬迁到乌鲁木齐,成立乌鲁木齐铁中,1966年乌鲁木齐铁中分为乌铁三中和乌铁一中两部分,当时全部高中和初中每个年级的两个英语班,迁到现在校址,成立乌鲁木齐铁路局第三中学。2004年7月1日乌铁三中被正式移交市政府管理,被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第70中学。2005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首批德育示范学校。2007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连续九年保持“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称号。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2009年获得全国群众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作为全疆唯一一所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课题研究项目学校,我校还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研究的专项课题。近年来,学校高考重点上线率不断攀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各项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4728人,教职员工287人,专任教师241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83名,中级教师79名,结业及在读研究生30人。全国“十佳卓越校长”1人,全国中学优秀体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3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乌市劳动模范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铁路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新市区十佳德育工作者1人。七十中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校级领导4人,校长李志贵(特级教师)、党委书记王毅(高级教师)、教学和教研副校长曾卫(高级教师)、总务后勤副校长沙国林(高级教师)。学校还设有办公室、教学处、学生处、科研处、财务处和总务处等处室。 学校位于北京南路52号,现址占地面积44289.7平方米,具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优越的教学条件。生均12.8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4938平方米,生均绿地3.3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2.9%。校舍建筑面积23969平方米,生均5.4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及食堂。主教学楼、南楼经过2003及2005年扩建改造,现可容纳72个教学班。教学楼有400座的阶梯教室一间。学校所有电脑均接入三网:英特网、校园局域网、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电化教育已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为核心,集电影、录音、广播、投影、语音训练为一体,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的完整体系。七十中理化生实验设备和仪器已达到国家标准,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自治区实验室工作达标一类学校”。特别是天文馆、实验室、网络教室等已成为学生活动的高科技园地。学校图书馆面积720.1平方米,现有藏书共38,880册,电子图书3.25万册, 设有学生阅览室、资料室,以及两个电子阅览室。学校配备一套完整的“三辰”影库资料,现有科教片334部,教学片328部,中国故事片293部,外国故事片216部,科学探索片153部,加上其它类型影片,共计1954部。 校园内有一座设有3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十多个篮球场,三个排球场,此外还有一块设有十副钢案子的乒乓球活动场,一个联合器械塑胶运动场;学校食堂顶楼还设有形体活动室一间,主教学楼地下室设有室内健身训练房两间,基本上满足师生们的体育锻炼需求。经过近两年的规划,七十中校园不断美化绿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建有中心花园、多块绿地及花圃,放眼望去,青草绿树与亭台雕塑互相映衬,景色怡人。整个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科学的办学思路和管理制度,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是全国铁路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是铁路局命名的标准化学校。近年来,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了教育内容的系列化和教育方式的科学化;建立了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教学格局;健全了教学评估机制;积极实施了教育教学改革,在分层次教学,特别是新课改实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新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在乌鲁木齐获一等奖。与此同时,教育科研活动日趋活跃。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全体教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励精图强、追求卓越”的精神,顽强拼搏,努力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三万七千多名初高中合格毕业生。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先后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大批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学习。 七十中走过了67年的办学历史,这厚重的历史底蕴一旦与现代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便迸发出璀璨的光芒,焕发出灼灼生机。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从05年的47个教学班2442人发展到今天的72班4609名学生。近年来,学校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和设施,建设了三层楼的食堂和塑胶体育场,修缮了宿舍楼、改造了南教学楼、主教学进行了内外装修。学校努力创建六型校园,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德育和教学双丰收。近年来,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中高考成绩连年上升,课外活动、竞赛辅导硕果累累,先后有666人次获得全国竞赛一、二、三等奖,2334人次获得自治区奖,346人次获得市级奖。教师有120人次获得竞赛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200人次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辅导员称号。我校体育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07年乌市第三十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荣获了初中组和高中组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在08年刚刚闭幕的乌市第四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上, 我校共获得金牌16块,10人次打破7项市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我校还荣获了初中组和高中组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在2007年、2008年我校高中男子组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中学生篮球第一名的辉煌成绩。 近年来我校还获得自治区级卫生红旗单位、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市级青少年维权模范先进单位,市级团建考核先进单位,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等称号。201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被自治区授予“节水先进集体”、 “尊老爱幼先进集体”;被乌鲁木齐市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2010年学校领导班子获得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好班子”称号。校长信箱:wtsz@qq.com
一、六十年文化积淀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的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及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1947年5月由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亲手创建。1949年底学校随军进疆,扎根乌鲁木齐市。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一条龙式完全中学。经过几十年努力,学校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工作已位于自治区前列。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文化里积淀着六十年甲子轮回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弘本、崇德、睿智、笃行。她承载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承载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之心;承载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承载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文情怀;承载着“内不欺己,外不欺人”的诚信品质,承载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节俭意识;承载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理想。作为一所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管理原则,积极创建具有“先进办学思想、一流教育环境、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鲜明学校文化特色”的学校。二、德育教育系列化在学生的培养上,学校一直坚持学生的德育体验教育,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在活动的体验中,通过“修其身”达到“德真”的目的。多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总结和反思,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思想道德建设系列化教育纲要》。坚持结合学生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成效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的教育活动,将品质教育融入平时点点滴滴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教育,主动内化为主观意识,从而提升修养。纲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会生活,充满情感,丰富心灵,让学生在体验中进步,在体验中发展。并以此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在体验中提升修养“感恩之心”是学校一项成功的系列化教育活动之一。学校以每年的开学为契机,高一年级全体学生,提笔给自己的初中老师写一封情感真挚的感恩信,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时时记住培养自己多年的恩师;高三毕业时,举行成人仪式,请家长写好“儿子(女儿),我想对你说……”信笺,当场宣读,让学生在成人之际,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已养成了假期回母校看望自己的老师,逢年过节给老师们拨通电话表达谢意和问候的习惯;进入大学校园后,时常不忘给父母们稍回一声问候,亲情在问候中不断升华。四、走德育课程化之路2008年,新疆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学校以此为契机,强化德育特色,将“德育教育课程化”融入学校新课程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将德育活动纳入到高中学分认定过程中,更卓有成效。自2002年以来,学校就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制定学生停课一周轮流值周制度,这也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系列化教育纲要》中的一个环节。1、停课值周活动停课值周工作以班为单位,在每学期中抽出一星期,由学校领导和德育处按要求进行礼仪示范、管理方式方法、服务意识、主人翁意识等岗前培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组推选出小组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利用轮岗间隙组织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走入社会,开展调研,收集数据,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分析研究处理数据,并走入相关科研单位请教等等。除此之外,值周班还参与到学校宏志超市的经营与管理中,赴自治区科技馆、自治区图书馆、地质博物馆、动植物园以及一些现代流水线的企业等固定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习、参观。值周结束后,下周一升旗仪式由上周值周班代表总结上周全校卫生、学生礼仪规范、各项活动表现情况,并由学校领导和德育处对值周班一周表现给予评价。在值周活动中,学生们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做课题,做调研、参加研究性学习,收获颇丰,比如《中国民俗百年系列》(百年电影变迁、百年游戏变迁、百年交通变迁等)、《乌鲁木齐公交站牌站名合理性研究》、《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植物志》等等系列研究性课题顺利结题。在自治区研究性学习课题评比过程中,我校是获奖最多的学校,得到了自治区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参观科技博览馆后,学生们不停感叹世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新疆的各种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和对人才的呼唤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知识更加强烈的渴求欲望和学好知识、建设新疆的美好理想。参加值周管理和服务后,才懂得原来生活中有太多细节需要去关注,有太多的人需要去关心。才明白原来自己真正属于了八一中学的校园的一分子。在活动中,学生们们不断想新点子,出新方法,帮助学校管理,做到更好的服务与同学们,联系更多的值周基地去开拓事业,去发现更多的新东西。值周结束,学生总有许许多多感慨和成长心语,高2011届(11)班王敏同学如是说:“如果身心的疲惫能带给人知识和感动,能让我们成长和进步,那么,我宁愿选择劳累,因为每天都在改变,每天都值得回忆。”2010届(4)班金茜在心得里这样写:“一周值周,虽然劳顿,但仍显太短,因为我们懂得往后每天都要以最甜美的微笑赢得最真挚的回报。”郑梦雨说:“值周,是一场残酷的历练,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任性,了解了父母的艰辛,明白了责任的真谛。”毋庸赘言,从学生们的话语里,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停课值周活动的意义所在。2、素质拓展活动学生们进入高三年级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心理压力都很大,为了帮助学生们以充满自信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状态来迎接高三的学习生活,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到国防园、野战训练营等训练基地参加一整天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这种励志教育方式,让同学们学会挑战自我、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懂得感恩,比军训更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2008年,高三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有一个环节是“毕业墙”,当全班学生在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下翻过毕业墙后,都泪流满面,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看到同窗的肩膀因充当人梯而皮开血流而心疼,而是因为凭借每个人的毅力及全体合作,胜利完成激烈挑战后的幸福和喜悦。正是这种课程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同学们在参与管理的同时,提高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服务他人的意识,使他们在体验中逐步提升关注自我心灵、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五、特色教育成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体验式德育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更多施展本领的舞台,为他们寻找了更多开拓视野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提升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马媛媛2007年代表新疆参加“全国少年主持人电视大赛”总决赛获银奖,学校电视台被评为“德汇杯”主持人大赛最佳组织奖,第二年,被被保送至中国传媒大学。此外,我校一大批同学参加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均获得了理想的成绩。我校先后有两名学生分别代表中学生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第十四次、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分别与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合影留念。2007年,赵雅婷同学代表学校赴日交流,赵雅婷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年便被选派赴美国参加交流活动。2009年7月,我校李马伊宣和张鹏两位同学代表全疆高中生赴俄罗斯参加了中俄中学生交流活动。从八一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各个大学、各个单位都有出色的表现,正如新加坡教育官员和香港圣保罗中学的师生们对八一中学学生的评价:八一中学的学生性格开朗,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有胆有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求知欲强,关心所在的团队,有领袖气质。结束语:一路走来,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学校的体会是:学生的培养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增长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依靠言传身教,更需要把学生引入社会生活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和实践,在体验中将优良的品质融化为自身的精神内涵。这并不与知识传授相冲突,相反,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践行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连年攀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全体师生需要在传承学校优良文化的同时,努力创新特色文化,构筑更加融洽师生关系,创建更加和谐、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学校地址: 乌鲁木齐市青年路15号邮政编码:830002电话:0991-8844839电子邮件:schools81@126.com;schools81@yeah.net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坐落于市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旁,首府人民广场东侧,交通便利。明德楼、厚学楼、求真楼、务实楼、食堂、学生宿舍楼、体育场构成现代化建筑群,校园四周绿树环绕,芳草如茵,景色宜人。学校占地面积2910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57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58平方米;绿化面积9000余平方米,生均2.89平方米。校训:“明德厚学求真务实”教风:“全纳平等”学风:“学问思辨”学校简史我校始建于1916年,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是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示范性高中,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科研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安全生产工作合格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治安模范单位,自治区高中新课改示范样本校,自治区绿色学校,同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的复验,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示范基地的称号;2009年被中央教育部命名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并荣获全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新疆天文学会第四届科普先进集体;2010年获得“中国百年名校”的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复验。师资力量我校在校学生3780多人,高中教学班43个,初中教学班13个。有教职员工241名。有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05名。国家一级奥赛教练16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优秀青年教师5名。硕士6人,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0余人。我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他们广泛参与区市两级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产生了很大影响。如特级教师布丽燕、文玉荣、朱迎春、王小红、陈苓、王燕、刘婷、李昌成、等一大批教师受聘为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班、特岗教师培训班上课,或为区市两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研讨班培训班上示范课,他们的教育教学成果影响了许多教师,他们的讲座和示范课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为八中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教学现状第八中学长期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教师爱岗敬业,学生乐学善思,近三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三年,高考重点达线率50%,本科达线率90%。2010届重点达线率较2009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2011年较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至今,累计考入清华大学4人,考入北京大学3人,考入复旦大学5人,一大批学生考入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近三年,我们向大学输送合格新生近三千人,是全市升学率最高,输送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近几年学校奥赛工作也成绩骄人,2008年至2011年,我校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上百人次,其中,20多人获国家级一等奖取得保送生资格,70多人次获国家级二等奖,陈艺超等名同学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教学科研2009年7月我校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总课题组和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组织的课题研究工作中,被评为“全国中学优秀教科室”,赵灵朵,曹春雷,马新兵等十六位教师在中期交流汇报中分获一、二等奖,八中课题组也多次受到总课题组的表彰。副校长丁玉华和教研室副主任许芳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先进教科研工作者。部分子课题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教科研评选活动,多项成果被评为自治区一等奖。杨建中、刘小强等同志的研究成果还被《中小学教育研究》约稿发表,2010年该课题顺利通过了乌鲁木齐教研中心的审定,形成了50多万字的论文集,十几万字的课题报告;2010年3月在“有效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中荣获二等奖并有8位教师入选。2010年,马新兵老师的研究成果获两项全国一等奖,并被《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发表。在乌鲁木齐组织的教科研成果汇报活动中我校的王小红、吴永江以绝对的优势分获一,二等奖,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地处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黄河路351号,占地13815.7㎡,教育教学建筑面积17577㎡。学生宿舍、食堂、车库、水房、水冲厕所、茶浴房面积共3110㎡。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基本齐全,建有校园宽带网、班班建有多媒体、监控系统和广播系统;学校有多功能厅、学术厅、电子阅览厅;配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间,均按国家一类要求配置;两间通用技术教室、两间微机室、一间数字实验室、一间录播室、一间美术室和“教工之家”活动室;建有室内篮球馆和地下运动场;有200米环形跑道及一块田径运动场、4块室外篮球场;校医务室配有常用医疗器械,图书馆面积约857.1m2,现有藏书192956册,生均70册;现有报刊277余种,资料室有各类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497余种。学校目前有民汉47个教学班,其中18个是民语班,在校学生合计2756名,其中民语系学生973名。全校现有专任教师170名,民语系教教师70名。其中全国“十佳”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96名,中级教师80名,初级教师10名;硕士研究生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1名。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6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5名,市教学能手级3名,市级第二批三类优秀教师8名,市级“十佳”教师1名,自治区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6名,科技骨干人员2名。区市级各学科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18名。2003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乌鲁木齐市首批“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4年6月根据自治区二号文件精神,市第二十三中与市第五中学进行民汉整合,成为民汉普通高级中学。2007年我校被命名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近三年,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8年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新课程改革样本校”;2009年学校取得“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地区中学中唯有我校获此殊荣)、“乌鲁木齐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乌鲁木齐市政风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市级双语教学先进学校”、“市级教师培训先进学校”;2010年学校又获得百家“自治区最佳文明单位”(唯一一所学校)、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的好班子”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进来有30多所疆内兄弟学校领导和教师来我校参观、学习,进行交流。在“自治区德育达标学校”、“双语教学”等评估活动中,我校的各项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评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近三年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08年汉语系一学生考入清华大学,总上线率为94.66%;民语系一学生全疆民考民理科状元,总上线率94.4%;2009年汉语系总上线率为92.28%;民语系总上线率为89.33%;2010年汉语系重点上线率达31.39%,总上线率为97.56%;民语系总上线率为94.76%。良好的办学效益使二十三中学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向往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不断吸引着全疆各地的学生,学校生源年年爆满,中考录取分数年年提升。民汉合校后的二十三中学,校园精巧别致,花木扶疏,绿树环绕,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现代化教学大楼与绿树红花,俯仰生姿;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墙、文化柱与铺设一新的塑胶操场,交相辉映。处处彰显二十三中学师生团结奋进、和睦相处、积极超越的良好风貌。2010年10月10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综述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地处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黄河路351号(原52号,2006年初改为351号)。1975年7月经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正式批准定名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并于1984年10月升格为副县级单位。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自1975年创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实践、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双语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社会声誉有口皆碑。2000年6月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市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同年被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政府重点扶持的高级中学,2003年6月被乌鲁木齐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和“市级德育达标校”。2004年5月,为认真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战略思想,市政府确定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中部与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高中部整合为民汉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7年1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命名为“自治区德育达标校”,同年4月又被命名为乌鲁木齐市首批“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年9月正式成为首府“一批次高中”录取学校。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前身是在原乌鲁木齐市第六小学校的旧址和规模上建立起来的。第六小学是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建国前建立最早的学校之一,由1937年一位顾姓老先生在沙依巴克区经一路一座山神庙中办起的私塾学堂而发展起来的(1958年拆除),1939年又为迪化县立碾子沟国民小学校,随着班次的增多,小山神庙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于是1946年经迪化市市长屈武批示迁入原盛世才时期的畜牧训练班(一座俄式工字形砖木结构的建筑)内,并正式定名为“迪化市立国民第六小学”,当时学校发展到18个教学班,840余名学生,34名教职工。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迪化市第六小学”,仍然维持解放前夕的建制和规模。1953年迪化市更名为乌鲁木齐市。故“迪化市第六小学”就更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六小学”,下属有山神庙一分校,仓房沟二分校,1956年在经三路设第三分校,至此市第六小共有38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42名教职工,四年级以下实行二部制教学。1960年市第六小学的仓房沟二分校移交给市第十八小学,经三路的第三分校移交给市第二十二小学,市六小学在北面空地修建平房教室10间,西面沿河平渠修建教室4间,均为土木结构,基本缓解了儿童就近入学的问题。1963年5月24日下午市第六小学西侧平房教室倒塌,当时多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不同程度地受伤,1964年春天,坍塌教室的一堵残墙倒塌,使一名女学生被砸身亡。1966年学校开始设有革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副校长王存孝担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学校共有两名教职工党员,归属沙区文教科党支部领导。1972年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和沙区政府等方面的领导来市第六小学视察工作,认为市第六小学师资基础好,大部分教师是“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师、高中毕业生,初步研究拟定将市第六小学逐步发展为完全初中部。1972年9月经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和沙区革委会决定,市第六小学在仍招收小学新生,学制不变的基础上扩大成初中戴帽中学,共招收了三个初一年级班和两个初二年级班。1972年秋季在市政府批准下新建了临街两层教学楼,面积2200平方米。1974年8月,将小学低年级14个班移交给市第三十四小学和市第四十二小学,以保证初中部和小学高年级的全日制教学,为正式命名中学奠定了基础。1975年7月乌鲁木齐市政府批准将市第十八小学和市第二十七小学的戴帽初中班合并到市第六小学,并正式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共有21个初中教学班,将红十月街道抗大小学定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六小学。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经过拨乱反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办学条件迅速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充实,1977年开始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始开办了高中班,共招有高一年级四个班。1978年9月24日乌鲁木齐市召开首届市属教师代表大会,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初三年级组作为先进集体参加了代表大会,先进个人代表有韩富新、张礼玉、王秀林参加了代表大会。1980年8月,经乌鲁木齐市教委批准,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改为单一的民族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的90%的汉族教职工和全部汉族学生与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合校。合校后原市第二十三中学有21个班,招新生4个班,共计25个教学班,原市第五中学高二年级仍留市第五中上课,初二年级6个班拨入市第十中学上课,在校学生共1311人。教职工原市第二十三中学有63名,原市第五中学有62名。校级领导有:孙莲茹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副校长由马玉桂同志、张学忠同志担任。下设教务处,正、副主任四人,党团办公室、总务处及各学科备课教研组。教职工12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28人,党员11人(少数民族党员1人)。1980年11月,经市教育局团委批准二十三中学正式成立团委。团委书记由闫学锋同志担任。下设教工支部一个,团员23人,学生支部6个,团员78人。1981年9月,张学忠副校长调市第二中任校长,原市第二十中教导主任罗开华同志调市第二十三中学任校长。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1987年起修建了锅炉房、学校平房及楼房都安装了暖气,同年经市教委同意学校修建了一栋五层住宅搬迁楼,1983、1984年学校又翻新了两栋平房改建为二层楼为住宅楼和师生食堂。从1984年8月开始学校中层干部实行聘用制,学校成立了行政办公室,设主任一人兼管文档,人事劳资及党务。1987年12月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保卫干事,1989年11月配备了人事劳资干事,1989年10月正式将文档移交于原团委书记。1984年9月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拟停办,自治区邮电管理局与市教育局协商决定,撤销了邮电子校的中学部,将自治区邮电管理局邮电子校的高中3个班、初中6个班共计345名学生集体转入市第二十三中学就读,邮电子校教师随学生过来4人。1984年10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经市编委批准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管理局于1985年投资110万由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负责修建校舍,1985年4月10日正式动工修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北面教学实验楼(现在的一号教学楼),总面积4000平方米,1986年底正式完工使用,此楼共五层,共用经费85.6万元,剩余款24.4万元用于修建了学校住宅2号楼共6层,于1986年5月动工,1986年底完工。同年又修建了勤工俭学门面七间,总面积144平方米。1986年先后将学校3300平方米的操场全部铺上了沥青面,解决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1986年9月,学校副校长罗开华调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任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校长。同时常万路同志调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任副校长。孙莲茹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1987年底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共有3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0个班,初中20个班,在校学生1651人,教职工124人,其中少数民族11人,党员21人(少数民族1人)。1987年2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北面教学实验楼(一号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1987年3月11-13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制订了学校管理改革(修改)草案。1987年4月经自治区职改办及市委批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定为首批专业技术职称试点单位,根据职称改革有关规定,结合本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领导拟定出了一系列的评聘工作方案、细则,成立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机构,经过对参评人员的考核量化,评出中学高级教师14人,中学一级教师57人(含副系列、会计师1人、主任医师1人)。中学二级教师28人,三级教师6人。1987年7月,高1987届(1)班赵国忠被清华大学录取,班主任徐秀华老师于1989年8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989年1月和6月,马玉桂和刘荣华分别光荣离休。1989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第一部管理制度汇编正式颁布。1990年8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二号教学楼(四层)竣工交付使用。9月学校将各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成立综合档案室,闫学锋任档案员。1991年9月根据市委通知,孙莲茹免去校长职务,担任校党支部书记,常万路副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当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单位,乔云程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992年孙莲茹书记退休,李仁训由乌鲁木齐市教委党委任命为党支部副书记,1992年9月林太明由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调入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1992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正式成立勤工俭学办公室,由赵镗负责,齐芝林和赵恩乾为工作人员。之前(1989年至1991年)学校勤工俭学工作由办公室主任王秀林兼管。1993年7月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正式任命常万路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长,副处级待遇。同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沙区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学校被评为“档案管理工作市级先进单位”。1993年9月李建民同志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1994年9月由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员会任命林太明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支部书记,副处级待遇。1995年王坚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荣获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学校红十字会被评为自治区先进集体。1996年学校成立教研室,闫伟担任校教研室主任。根据党章规定,我校党支部任期已满,1996年6月上报市教委党委请求改选,经市委组织部同意,10月进行改选,选举新的党支部委员如下:林太明任党支部书记,李仁训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常万路任党支部宣传委员,王坚任党支部纪检委员,闫学锋任党支部青年委员。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扩大教学场地,经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学校一号教学实验楼进行加层(第五层)改建,1996年10月交工使用。1997年经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批准,曹静波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长,副处级待遇,同时经中国共产党乌鲁木齐市委批准任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支部宣传委员。常万路校长调往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工作。自一号教学实验楼加层完工使用后,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配备了3586多媒体微机室,修建了卡西欧电子琴房和教职工健身房。1997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被评为“全国无吸烟学校”、“全国学习指导学校”、“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乌鲁木齐素质教育、环境教育试点学校”、“乌鲁木齐市民族团结先进学校”。常万路被评为“全国无吸烟学校优秀校长”。1998年经乌鲁木齐市委批准,李仁训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支部书记,经乌鲁木齐市教委党委批准曹静波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书记,林梓华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林太明调往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任校长。根据学校领导变动情况,经市教委党委批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党支部进行补选、调整支委如下:李仁训任党支部书记,曹静波任党支部副书记兼宣传委员,林梓华任党支部青年委员,王坚任党支部纪检委员,闫学锋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为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自筹资金三十万元安装了校园“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并给全校29个教学班和实验室安装了三十四英寸康佳彩电。加强电化教育,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校发展。1998年9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新招收了六个初中班,其中一个为“英语特色班”。学校还自筹资金建立了学生管乐队,配备部分民乐器,组建了教工小乐队。同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评为乌鲁木齐地区教育系统“职称改革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4月,学校购置60台586微机,建成一间多媒体电脑教室,10月购置16台微机,建成两用电子备课室。11月学校语音室安装了MCLE99-1(AA)型语言学习教学考试分机系统。学校现有的微机室、多媒体电脑教室、双向闭路电视主控室构成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网络系统,达到了较为先进的电化教学装备。1999年4月10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在大湾“园丁苑”住宅小区的两栋家属楼开工典礼,共计3个单元,36户。学校为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条件,修建了职工食堂,解决了教职工中午就餐问题。1999年9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创办新疆首个“宏志班”,招收了符合条件的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10名宏志生。1999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建立了“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调入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师生中进行心理知识的讲座和咨询。1999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命名为首批市级“绿色学校”,授予自治区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2000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政府重点扶持的高级中学,学校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年末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二号教学楼加层等基建工程正式开工。学校拆除了校园二层住宅小楼,修建了花园小景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加强校园网络功能,正式成立了百兆网,并与国际互联网相联,进一步拓宽了信息领域。2000年6月28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市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工作,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并实施。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承担了国家九五课题三级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成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校”,并于2000年11月举办了乌鲁木齐市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现场交流会,受到市委、市教委领导和各界同仁的一致好评。2000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沙区和田街命名为“城建绿化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6月李星红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林梓华调往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工作,我校中层领导重新进行了聘任,产生了新一届中层领导。2001年7月6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召开第七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相关条款进行审议,学校各项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激励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吸引了优秀教师的加入,强化了师资队伍。年底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二号教学楼加层等基建工程正式竣工,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按照上级要求,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培训(2001年8月7日—11月30日),第二阶段:对照检查(2001年12月1—25日),第三阶段:整改提高(2001年12月26日—2002年1月25日)。历时5个月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领导干部、教师和职工的思想觉悟,为学校的迅猛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2001年2月12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市教委评为“高中教学综合目标先进学校”,2001年8月3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批准成立党总支部,4月19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支部被评为市教委系统先进党组织。2001年6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李星红调入市十中学任副校长,2002年2月王贵忠调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任副校长。2002年4月为加快学校改革步伐,培养年轻干部迅速成长,学校通过公开选拔,聘任了4名中层副职领导。学校继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完善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实行评聘分开制,在岗级工资确定中,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制度,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2002年6月12日,市第二十三中学作为乌鲁木齐市的代表,召开了关于落实国家“全国西部助学工程”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胡振民、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国家文明委副主任李晓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部长吴敦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薛健、自治区文明办主任李向军、乌鲁木齐市领导孔令一、刘怡等150多名,前来参观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听取了曹静波校长关于市第二十三中学自发创办的全疆首个宏志班的报告。中宣部副部长胡振民作了发言,对学校师生的奉献精神和对社会扶贫帮困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鼓励。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成立了领导班子,制定了课题管理研究章程、学习计划和内容,于2002年4月开题。学校重点整修了操场,装配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厅和劳技教室、室外车库等,使学校设施更加完善。2003年2月20日,王统梅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免去王贵忠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职务,调往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工作。2003年6月30日,张德宏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由于校级领导发生变化,学校于2003年3月,通过公开选拔,聘任了10名新一届中层领导干部。2003年6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命名为市级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和“市级德育达标学校”。12月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和市教育局命名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为“市级绿色学校”。2003年12月29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命名为“市级治安模范单位”。2003年9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数学老师龚孟麟被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9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停招初中生,逐步向高级中学过渡。当年的班额配置情况是初二年级4个班(247人);初三年级4个班(261人);高一年级10个班(609人);高二年级10个班(604人);高三年级9个班(485人)。2003年初全国遭遇了“非典型性肺炎”病魔的袭击,学校师生积极动员,全力以赴地开展了预防“非典”的战斗工作,顺利完成“防非”任务。同时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改造教职工食堂,改建一号教学楼旧电教厅为可容纳400余人使用的学术厅,年底竣工使用。2004年5月12日,为认真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战略思想,市政府确定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中部与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高中部整合为民汉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市第二十三中学的8个初中班和35名初中教师和教职工,移交给市第五中学,市第五中学的20个高中班和82名高中教师和教职工,移交给市第二十三中学。学校校级领导班子和教职工结构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李仁训、副校长王统梅调入市第五中学担任原职务,曹静波校长于2004年8月正式退休。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成立了民汉合校后新一届校级领导班子,具体情况如下: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魏立新(原市第二中学校长)党总书记、副校长:马合木提·亚克甫(原市第五中学党支部书记)分管教务副校长:阿力甫·吾守尔(原市第五中学)分管教学副校长:卢迎庆(原市第四十一中学)(2004年12月任命)分管德育副校长:吕旭珠(原市第四中学)分管总务和安全保卫副校长:艾热提·依不拉因(原市第十四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因民汉合校,从市第五中学调入6位中层干部,其情况分别如下:艾尼瓦尔·阿不都热合曼:教研室主任买买提·达吾提:教研室副主任卡米力·依米提:教务处副主任热合木·沙塔尔德育处副主任艾克帕尔·依比布拉:总务处主任艾尼瓦尔·玉素甫:工会主席2004年6月23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民汉整合后召开第一次全体民汉教职工大会,主题为《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共创二十三中学辉煌明天》。至此开始了市第二十三中学和市第五中学两个教学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渡时期(民语系高二和高一14个班的师生在原学校市第五中学上课,汉语初三年级4个班在原学校市第二十三中学上课),直至2006年10月结束。2004年6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评为“自治区绿色学校”,12月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2004年高考,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高2004届有13人高考分数达到600分以上,民语系高三(1)的学生娜孜亚取得乌鲁木齐地区民语系文科状元的骄人成绩。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利用暑假投资170万元,对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进行建设和改造。整体更换了一、二号教学楼老化的窗户,更换了暖气包、粉刷了墙面、整修了地面。学校将原平房水冲厕所拆除,在原址修建了二层水冲式厕所,一层为男厕所,二层为女厕所。在学生宿舍楼旁边,修建一间茶浴锅炉房,供师生喝水和住宿学生洗浴使用。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配备近10万余元的仪器设备。增加图书1100册近3万余元;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场地设备,新配微机54台近25万余元。2005年3月12-13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召开第九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这是民汉合校后的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选举孔于元为工会主席扎依旦木·莫哈买任工会副主席,付丽任宣传委员,景亚伟任女工委员,刘海英任财务委员、艾尔肯·肉孜任生活委员,王栋任文体委员、艾尼瓦尔·玉素甫任组织委员。并讨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民汉合校后新制定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05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中考招生分数线汉语系570分,民语系375分均名列普通中学第一位,学生生源爆满,特别是民语系创历年来录取分数线最高记录。2005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高考成绩又有新突破,有6人的高考总分在600分以上,为普通高中之首。民、汉语系高考上线率均位居乌鲁木齐市属同类学校第一。2005年7月6日中央文明委领导窦新、叶永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办艾尼瓦尔等领导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对民、汉“宏志班”办学情况进行调研。2005年8月19日中科院郑厚植院士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进行“百名院士近百校”活动科普知识讲座,宏志班的学生与郑厚植院士进行亲切的交流,并合影留念。2005年7月-12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动员(2005年7月10-20日)、分析评议(2005年8月5-25日)、整改提高(2005年9月1—30日)三个阶段的先进性教育,在群众满意率调查中,我校以98.3%的成绩高于全市97%。2005年学校投入24万元安装了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加强了安全防范;寒假又投资5万元,更换了全部教室的黑板,更换了二号教学楼的电线。暑假投资104万,为教师新配14套办公桌椅,为学生新更换265套课桌椅,维修旧课桌椅500套;进行学生宿舍的防水处理、粉刷;广播系统,化学通风,一号教学楼电线更换;学校内外网暖气管道改造;综合楼五楼教室粉刷整修等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维修改造工作。2005年学校获得了“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荣誉称号,接受了“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自治区级示范校”的验收。2005年全国遭受了禽流感疫情的侵袭,学校积极防范。2006年3月24-25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召开第九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修订完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各级各类岗位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晋升量化考核方案》、《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06年4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2006年9月15日,在市第五中学教学点上课的高2007届的民语系高三年级部分学生,未经学校允许,停课到市第二十三中学请求回校上课,学校领导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但部分学生还是不听劝阻上市教育局反映,按照市教育局和市委意见,学校将二号教学楼的多功能厅和形体室整体改造为六间教室和办公室。10月8日使民语系高三年级(高2007届)全体师生全部从市第五中学回到本校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完全结束了合校过渡时期的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对此次事件学校领导班子做了深刻反思,对相关人员做了严肃处理,从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2006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中考招生分数线以汉语系579分,民语系357分的成绩继续保持普通中学第一位,学生生源爆满。汉语系高考600分以上15人,文科杨晓瑜同学总分成绩611分,首次突破600分。汉语系高考上线率为96.3%。民语系阿不都克比尔·热合麦提同学以502的高分获乌鲁木齐地区民语系理科状元,民语系高考上线率为91.5%。民、汉语系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同类学校之首。2006年12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分课题“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研究”结题,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4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命名为“乌鲁木齐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06年1月9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接受“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级中学”验收,10月21-22日接受“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验收,12月15日接受“国家级绿色学校”验收。2006年学校投入8万元制作文化浮雕墙。投资40万元进行篮球馆木地板的更换,投入46万元铺设塑胶跑道,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重新种植了草坪、花坛,更换了树种,新建了“桃李园”。投资5万余元,增加校园电子监控摄像头,将1号家属楼与校园分离。2007年1月16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万名干部下社区”第一批8名下派干部,分别下派交通社区(桑彩虹副主任、李笑非、克里比努尔·克力木、哈斯也提·热西提)和邮电社区(吕旭珠副校长、俞江、萨毕提江·西热甫、帕丽旦·司马义)工作,于2008年3月结束。2007年3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委艾尼瓦尔主任带领新疆喀什第六中学领导和教师一行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观摩、了解“宏志班”办学情况。2007年4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全疆二百余名德育干部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参观学习。2007年4月24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乌鲁木齐市首批)。5月26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举行“庆祝民汉合校三周年暨荣获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揭牌仪式”庆典活动,乌鲁木齐市副市长童兆玲为学校揭牌,并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2007年高考,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汉语系600分以上的8人,上线率为94%,理科第一名马建民同学以663分名列全市第73名,首次进入全市百名行列。民语系高考上线率为92.8%,有9名学生进入乌鲁木齐地区前10名。努尔买买提同学以534分的成绩一举夺得乌鲁木齐地区理科状元,全校民汉学生共计204名被重点大学录取。2007年1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5月被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11月12日接受“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验收。2007年9月数学教师高立成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7月24日,国家一级演员维吾尔族歌唱表演艺术家克里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特邀院士、国家文化研究院院士、画家董昌喜等一行到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进行“百名院士进百校”活动,与学校领导和宏志班学生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2007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修建的400米塑胶跑道正式竣工。学校将2006年9月改造为教室的二号教学楼的多功能厅进行恢复修建,2007年8月新多功能厅竣工使用,可容纳200余人。2007年10月17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全体教职工学习党的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工作报告,掀起了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2007年10月23日由台湾人创建的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资助的全疆首个“珍珠班”(25名珍珠生)在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举行开班仪式。2008年3月11日乌鲁木齐市首个“春蕾高中女生班”在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成立。2008年3月22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召开第九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补选萨毕提江·西热甫为宣传委员、张俊辉为组织委员,并讨论新修订的《校内结构工资试行方案》、《各级各类岗位任职资格》和《教职工考核细则》,新方案的施行,不仅提高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优劳优酬和多劳多酬的分配原则,也加快了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2008年3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万名干部下社区”第二批8名下派干部,分别下派交通社区(吴克利副主任、李济林、海丽奇古丽·阿不力克木、艾尔肯·肉孜)和邮电社区(阿力甫·吾守尔副校长、欧阳健、夏克尔·塔依尔、梁爱雄)工作。2008年5月14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全体师生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44766元,其中特殊党费20650元。2008年6月17日,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选派了1064名学生和88名教职工组成38个群众方队,在市友好路参加了第29届奥运会乌鲁木齐市火炬传递欢迎仪式。市第二十三中学体育教师俞江被选为乌鲁木齐市火炬传递第66棒火炬手。2008年高考,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汉语系文科高2008届(7)班冯翀以642分(全疆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民语系高2008届(11)班努尔艾力.阿卜杜热西提同学以540分,阿不都外力同学以539分分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考民理科状元和第二名。共计193名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民语系高考上线率为93.7%;汉语系高考上线率为94.7%。2008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全面启动实施新课程改革。2008年7月学校积极落实国务院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倡导的“节能减排、节能减耗”工程,投资120万元进行校园内五层家属楼和大湾园丁苑小区两栋家属楼保温层加固;暑假学校投资14.5万元进行一号家属楼下水改造;投资13.38万元进行综合教学楼顶加保温层和暖气系统改造;用3万元对学生宿舍三楼卫生间改造;9月投入19.9万元购置了一辆新面包车,为正常的教学用车和学校招生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10月,学校在茶浴锅炉房上加盖宿舍洗澡房一间。目前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是民汉合校以来发展变化最大,取得成绩最突出的学校之一,学校校内有一号、二号两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和一栋综合办公楼,学校占地13815.7m2,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是16606平方米,其中教育、教学建筑面积14432m2,学生宿舍、食堂、车库、水房、水冲厕所、茶浴房3110m2。学校拥有先进的微机室、多功能厅、学术厅、语音室、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有室内篮球馆、乒乓球馆,室外篮球场、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教育、教学基本设施有44间教室,学校有校园宽带网,教室配有双向闭路电视系统。一号教学楼内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个,按国家一类要求配齐设置;四楼有二间微机教室,装机110台,还配有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间;五楼有新建的学术厅,内设四百多个座位;二号教学楼内有现代化的多功能厅一间,内设200余个座位;综合办公楼的二楼是各行政办公室;三楼是宽敞明亮的教师办公大厅,教师办公厅内设资料室一间,四楼是环境优美的阅览厅和图书资料室;五楼有室内篮球馆;地下室有室内乒乓球馆,室外有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图书馆面积约857.1m2,在管理上,逐步走入现代化微机图书管理模式,图书馆藏书量逐年增加,目前有188622册,生均62册,其中电子图书15万册,民语图书3000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064余种。做到全天开放书库,利用午休时间为师生开放阅览室。教室配有双向闭路电视、校园网络和广播系统,学校建有教师、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2008年9月,学校共有44个民汉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共2629名,其中民语系教学班18个,学生994名;住校民汉学生共计580名。现有教职工214人,民汉专任教师164人,管理及教辅、行政、工勤人员5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职工186人,占教职工比例为87%,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0人;高级职称74名,中级职称92名,初级职称32名。我校有“全国优秀教师”刘欣芳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2人,和“优秀青年教师”6人。我校教师获得全国级荣誉称号的5人、区级8人、市级141人次。学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前提,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以质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四个认同”、“三个在一起”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的“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在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连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是全市最早的全国“无吸烟学校”、“研究性学习实验校”,首批自治区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我校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市级“治安模范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近年我校共获各级各类荣誉80余项。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中学步入首府优质教育资源行列,成为广大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学校教研课题成果突出,已有7项成果获全国、自治区级奖,有201人次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国家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题”的三项子课题和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子课题——“民族高中创新学习指导的课堂模式研究”,自治区级“九五课题——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市级“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均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作为普通中学,多年来,陆续为清华、复旦、同济、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名牌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04至2008连续五年我校汉语系高考上线率居普通中学之首;2004、2006、2007年我校民语系分获乌鲁木齐市文、理科状元,2007年民语系理科我校9名学生进入全市前十名。特别是2008年,汉语系文科高2008届(7)班冯翀以642分(全疆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民语系高2008届(11)班努尔艾力.阿卜杜热西提同学以540分,阿不都外力同学以539分分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考民理科状元和第二名。我校在2008年各学科竞赛中有734人次的学生分获全国、自治区级、市级学科竞赛奖,仅自治区一等奖就达112人次,位居普通中学之首,个别学科超越了重点中学。学校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每年举办美育节、运动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年我校体育成绩个人取得市、区、全国比赛名次的达78人次,获得团体奖名次的有:全国级3个,区级6个,市级18个。目前学校有国家一、二级裁判员10人,已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14名。自1999年起,学校自筹资金创办了全疆第一个“宏志班”,专门为帮助那些品学兼优而又家庭贫寒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目前我校已有6个“宏志班”和2个“珍珠班”,其中3个民语系“宏志班”的150名宏志生是由国家出资资助,3个汉语系“宏志班”的101名宏志生是由学校自筹资金资助,2个“珍珠班”的75名珍珠生是由台湾人创建的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出资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多名宏志生先后考入数所全国一流名牌大学。如今“六特别”的“珍珠宏志班”的班风,在学校校风建设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正以豪迈的步伐,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治区2号文件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和一系列管理改革方案,不断推进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择传统之优,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精品求升位,以特色求发展把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办成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教学高质,管理科学”的自治区民汉示范性高级中学的品牌学校。E_mail : chengrui_0414@163.com
我校位于素有“文明一条街”美誉的南昌路,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完全中学。学校领导务实奋进、追求高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学校周围高校环抱,文化科研单位簇拥,为学校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远离闹市,环境优美,桃李飘香,绿树成荫,为学生学习求知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在乌市教育系统获得多项第一:首批德育达标学校、市级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率先荣获2007年全国和谐校园评选人文校园称号等,同时还先后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学综合奖、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50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在首府晨报社等单位组织的万名学生、家长评议中,学校以高票喜获“首府十大风云校园”的殊荣,学校领导集体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群众满意的好班子”的光荣称号。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教职工182人,学生2520人。正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造就了我们如家般温暖自强的四十一中。地址: 乌市南昌路北二巷158号网址:http://www.wlmq41z.cn联系电话:0991-4532134 (教务处)0991-4527552 (校 办)
第四中学筹建于1958年4月,1959年10月成立为市属初级中学。1974年9月,经上级部门批准首次设立6个高中班,在校生达1246人,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57人,至此四中成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1984年升为副县级单位。1987年在校生增至1405人,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100人,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40人。2002年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在北京路经贸学校建立分校。学校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2497人。其中高中25个班学生1435人。学校占地11084㎡,建筑面积14824㎡。校园建设规范化,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教学区现有1栋教学楼,1栋实验楼,教室与教学辅助用房比例达1:1.2以上。生活区现有3栋教工宿舍,配有1个师生食堂。运动区现有标准的200m环形跑道、100m地下塑胶直跑道,1个单双杠运动场,1个排球场,4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0个露天乒乓球台,1个室内乒乓球活动室,2个体育器材室,1个体操形体训练室。体育健身器械14部。校舍完好,校园空地建有绿化带,草坪,校园绿化面积370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人,拥有高级教师68名,一级教师4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2名。高、中、初级教师比例合理,高中教师83人,高职教师占40.24%,中级为26.04%,学历达标100%。近几年获自治区和市级先进称号的教师有32名,有39名教师分别在全国、自治区、市级评优课中获奖;撰写的论文有600余篇在全国、自治区、市级获奖或发表,辅导学生获奖650多项,高中毕业生会考合格率为98%以上,高考上线率达93%以上。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教育教学成果斐然,我校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奖;2007年被推选为“中国和谐校园之星”、获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防吸烟项目试点学校”、“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自治区绿色学校”、“乌鲁木齐市级示范性高中”、“市级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市级“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市级“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市级“校风建设先进学校”、市级“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秀单位”、市级“红十字会”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地址: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长江路422号 邮编:830000电话:+86-0991-584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