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归档
数据归档
康县一中
康县一中始建于196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脚步,我校经历了从建校到艰难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的历程,现已成为陇南市市级示范性高中。全校共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50人。在岗教职工221人(其中:2005年至2009年共引进一次性应届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93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有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具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教师分别占教学人员的8%和24%,中共党员占26%。自2005年起,教学楼(笃志楼)、图书实验楼(求真楼)、篮球场、餐饮洗浴综合楼、学生公寓、安居苑住宅小区逐年建成投用,科技楼(揽月楼)、田径运动场也即将建成。投资三百六十余万元建成的一网多用,多网合一的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我校硬件设施依据国家标准稳步推进,取得了长足发展。地址:康县城关西街2号邮编:746500E-mail:admin@gskxyz.com
www.gskxyz.com - 2020-09-10 - 收藏青海湟川中学
一、学校概况 1、历史沿革 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始建于1938年,最早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青海湟川中学中学”。上个世纪初,英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中国教育基金,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该董事会经考察在西宁城西贾小庄置地113亩建立一所中学,始有“青海湟川中学中学”之名。1943年,学校移交中央教育部,改名“国立青海湟川中学中学”直至新中国建立。建国之后,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又先后改为“青海省西宁第一中学”、“青海省实验中学”、“西宁市第二中学”。1984年,正式复名为“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 2002年,西宁市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名校效应,将位于苏家河湾的原青海省电力学校整体移交给青海湟川中学中学,成立“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海湖路分校”。2005年正式命名为“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 2、办学现状 现在的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是一所全日制省级标准化寄宿制高级中学,青海省、西宁市重点高中。学校现有33个高中教学班,一千九百多名学生;教工148人,专职教师140人,高级教师62名,中级教师58名,初级教师20名。学校现设有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教学处、学生处、教研室、后勤保障中心、信息中心、团委八个处室,中层干部九名。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组,八个教研组。学校计划从2011年逐年递增2个教学班,最终完成60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的发展目标。二、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 1、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师队伍为建设为支撑,实施教科研兴校为先导,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科学管理,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办学理念: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继续发扬“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真、善、美”,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和谐全面发展。三、海湖新校简介 1、为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西宁市中小学校基础建设,2007年,西宁市政府决定,在海湖新区征地200亩,投资3.6亿元,建设一座全新的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目前新校各项建设已接近尾声。学校已于2011年6月24日完成整体搬迁。 2、新校占地150亩,规划容纳60个教学班,学生3000人,校园总建筑面积约78000平方米。以更大的容量更高的质量解决西宁市初中升高中的入学问题,以扩大名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校门大气开阔,教舍巍峨庄重。一道玻璃封闭的长廊,连接着行政楼和“文源”“文博”“文丰”3栋教学楼以及“格致”实验楼。学校学习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和谐、匀称。 3、青海湟川中学中学以一流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条件,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积极创建青海省第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目标。继承百年校园文化底蕴,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扎实有序并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已经连续举办20余届的金秋艺术节是青海湟川中学师生集体展示才情的舞台,器乐演奏、大型舞蹈、小合唱、课本剧表演、古诗朗诵、棋类比赛、英语演讲、辩论会等活动,让十月的青海湟川中学中学歌如潮花如海,条件优越的新校园势必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学生社团如火如荼,文学社、合唱团、街舞社、动漫社、大自然社颇具规模小有名气,还将筹备模拟联合国社、民乐社等,使社团规模达十三个之多;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论文集《海阔天空》是青海湟川中学学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见证。 立体式多角度的文化育人环境,充分体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的青海青海湟川中学中学校风,为培养具有渊博知识、良好习惯、健全人格、健康个性、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实行寄宿制,三幢宿舍楼实施全封闭分项管理模式。进到学生宿舍,一室一厅一卫的房间里,床和衣柜等全部到位,有“客厅”让学生聚在一起探讨、交流学习之用,卫生间有两个洗脸池和整容镜;在能同时容纳3000余名学生就餐的食堂里,蓝白两色的餐桌、不锈钢灶具、餐具摆放整齐。按规划,校园内还预设有超市、浴室、洗衣房、医务室等。校园内学习、办公、生活、运动、休憩等功能既独立又相互联系,融开放性、多功能性于一体,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起居的要求。 5、数字校园,现代教育。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多方争取资金,在数字校园建设上投资近千万元,其中硬件建设包括:校园千兆网络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广播和班班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精品录播教室,采用云计算方式的电子阅览室,常规和数字实验室,设施一流的校园电视台及信息中心(含5间多媒体学生机房)。软件建设包括: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学课件资源库,试题资源库和智能出卷系统,电子期刊库和电子图书馆,网上英语学习平台,还有为新课标准备的高中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考试分析系统,网上心理健康辅导系统,理化虚拟实验室等。这些一流软硬件设施,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使学生学习、教师教育教学更有效率,更出成果。 6、功能厅使用情况介绍: (1)常规实验室和数字实验室(理化)化学实验室截至目前共进行高一年级学生实验3个,参加实验2160人次。数字实验室正在装配,目前尚未投入使用。 (2)生物实验室和生态馆 生物实验室按教学计划本学期将完成学生实验9个,探究性性实验4个,主要安排高一年级(因为实验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物必修1)。目前已完成高一年级学生实验3个,参加实验2160人次。高三年级按计划已完成3个复习实验,6课时的内容,参加实验3120人次。 生态馆已接待了高一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参观,接待1380人次。 (3)精品录播教室 我校精品录播教室于9月中旬建成并投入使用,截止到10月14日已有两个学科的教师使用。设备状态良好,教学效果明显。 (4)校园电视台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发展意识,学校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电视台。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发展学校教育、开阔学习视野,注重思想性、时代性,特别是加强同学们的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普及教育,弘扬先进文化,批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在全校形成崇尚高尚人格、追求高雅情趣的氛围,培养讲文明、守道德的公民意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媒体平台。2011年9月,青海湟川校园电视台正式开始运行,校园电视台主要由演播室、录制编辑系统组成。每期节目由学生完成编导、采访、摄像、剪辑和播出。成员有台长1名,副台长1名,主持人9名,记者10名,编辑6名,共27名同学。 (5)风雨操场、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 正在布置和整理阶段,尚未投入使用。 (6)多功能报告厅 多功能报告厅是学校举行大型内、外部会议的场所。自投入使用以来,举行大型会议16次,大型教研活动2次(2011年青海湟川中学新课改得与失研讨会、西宁市高中语文新课程第4次大集体备课活动)。 (7)图书馆:常规和电子阅览室 图书馆有常规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组成,目前有纸质图书6万零159册,50亿汉字的青少年电子图书,电子阅览室2间,有100台计算机和100台云终端。目前正在整理上架,尚未投入使用。 (8)阶梯教室和活动室 目前正在装修,尚未投入使用。 将要建设的项目: 地理实验室、心理实验室、通用技术科学技术教室、历史实验室。 7、务实发展,质量争先。 多年来,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务实谋发展,质量求先进,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教育质量稳中有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学校高考升学率、重点率以及各科平均成绩长年位居省、市第一,常常比其他同类重点学校高出二三十个百分点,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在青海招生,青海湟川中学中学每年占据其招生人数的半数以上。十多年来,青海湟川中学中学涌现出了一大批省、市知名教师,在职教师中有获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的教师5名,青海省教学能手3名,西宁市名师1名,西宁市中学学科带头人12名,西宁市骨干教师8名,有5名教师曾先后在全国中学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也屡有收获。 星转斗移,岁月如歌;厚德载物,人杰地灵。青海湟川中学造就了无数优秀的人才,他们活跃在祖国乃至世界的各行各业,他们身上鲜明地折射着青海湟川中学所赋予的浓厚积淀和优雅气度,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而他们自身也以毕业于青海湟川中学中学而感到分外荣耀和骄傲。学校的搬迁,使西宁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具有良性发展空间的全新配置,与西宁市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相适应,一所有着几十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校,也将发挥出它更大的社会文化综合效应和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彭家寨西邮编:810008E-mail:qhhczxbgs@126.com 电话:0971-4319000传真:0971-4319000
www.qhhczx.com - 2020-09-10 - 收藏吴忠中学
吴忠中学创建于1947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确立的首批省级重点中学,1962年学校被自治区评定为自治区重点中学,1980年再次被评定为自治区重点中学。2005年3月,再一次顺利完成了自治区教育厅重点中学及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2005年9月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全区首批八所一级示范学校之一。 2002年吴忠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吴忠中学新校区。吴忠中学新校区是自治区统一规划的全区五所示范性高级中学之一,是自治区和吴忠市人民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按照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标准建设,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品位管理、高水平办学的总体要求。2004年8月原吴忠中学高中部顺利完成了搬迁、开学工作。吴忠中学新校区工程总投资9600万元,占地面积165亩,设计规模为60个教学班3600名在校生;现已达到58个教学班(高一20个班、高二20个班、高三18个班)。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现已建成51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图书馆综合楼建筑面积9077.02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10220平方米,科技实验楼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4426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15872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178平方米。学校后勤实行社会化运作,学生公寓楼分别设有8人标准间、带书橱和学习桌的6人标准间及带卫生间的4人标准间,住宿条件档次较高。学生餐厅有36种饭菜品种和10多种面点,物美价廉,有1700多个座位可容纳3000名学生同时就餐,目前,已被卫生部门评为B级餐厅。学校塑胶跑道、操场草坪和体育看台已投入使用,可以承担大型运动会比赛。今年9月5日,吴忠市首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吴忠中学举行,取得了圆满成功。黄河古道,人杰地灵;巍巍学府,世纪荣光。吴忠中学新校区的落成,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学校世纪腾飞的起点。新校区的落成,为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创造了条件,为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也为吴忠中学创办一流示范性高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品位创造了十分有力的条件。吴忠中学历史悠久,名师荟萃,在宁夏教育界与银川一、二、九中等重点中学并驾齐驱,享有盛誉。建校58年来,学校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合格人才,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2700余人,为宁夏特别是吴忠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90年代以来,吴忠中学秉承传统,锐意改革,遵循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做到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模式科学、教学成绩突出、发展前景宽广,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主要思路和总体框架,走上了理性的科学发展轨道,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无论在高考、会考还是各学科全国竞赛中,均取得了自治区一流的成绩,打造出了“吴忠中学”的优质教育品牌,使吴忠中学成为吴忠市基础教育的龙头。自1994年实行会考制度10年来,会考课程共90门次,学校平均分、优秀率有84门次课程进入自治区前10名,占会考总课程的93.3%;63门次课程进入自治区前5名,占会考总课程的70%;20门次课程取得了自治区第一的好成绩,占会考课程的22.2%。在2005年会考的9门次文化科目考试中,我校有4门学科(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平均分居自治区前10名,有6门学科(语文、英语、数学、06届07届物理、化学)优秀率居全区前10名。自治区会考办的领导经常说:“吴忠中学是全区会考的一面旗帜。”高考升学率2002年学校为73.54%,2003年为85.81%,2004年为83.37%。2005年高考,我校有2名学生因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免试录取,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据不完全统计(外县市在学校就读学生未完全统计,)学校文理科600分以上的23人,已录取重点院校215人,录取本科院校614人;在利通区和在学校报考的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的达922人(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校就读到外县市报考已录取还有50余人,现正在与各县市招办联系确定这50多人录取的院校。目前,实际录取人数应在970人左右。)升学率达到88.63%。上重点线人数、上本科线人数和总录取人数,在全区各重点中学中遥遥领先。各学科全国竞赛,获奖人数居全区重点中学榜首。2004年有3名学生、2005年有2名学生都因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被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免试录取。在2005年9月底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宁夏赛区中,我校有4名同学(张梦、马志诚、马阳、唐志轩)经过预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最终包揽了全区前4名,代表宁夏队(共4人)到沈阳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决赛。此外,在宁夏赛区中我校还有20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获奖学生占获奖人数的15%,在全区各重点中学中遥遥领先。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宁夏赛区中,在我校4名因参加沈阳全国物理竞赛无法参加数学竞赛的情况下,我校仍有1名学生一等奖,8名学生获得二等奖,5名学生获得三等奖;高二(16)班马骏同学因获全区前4名代表宁夏队去成都参加西部地区国际数学联赛。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我校有1名学生获一等奖,1名学生获二等奖,4名学生获三等奖;张梦同学因获全区前4名代表宁夏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张梦同学还取得了参加清华大学冬令营的入学选拔考试资格。今年数理化三科竞赛都有我校学生代表宁夏省级代表队参加全国竞赛,是吴忠中学建校史上最好的成果。标志着我校教学质量的质的飞跃,也标志着我校成为唯一能与银川一、二、九中相抗衡的自治区级一级示范性学校。学校民族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吴忠市所辖各县市的高考文理科状元或前十名学生常常都是吴忠中学培养的。2001年民族生高考升学率为90.1%,2002年升学率为84.44%,2003年为83.53%,2004年为86.96%。在各年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民族生中不乏佼佼者,近几年来,有6名学校培养的民族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自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共获得各级各类奖励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项,自治区级奖励33项,地市级奖励35项,县市级奖励7项;这在全区各重点中学中是首屈一指的。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质量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自治区领先水平。联系地址:吴忠市明珠路管理员信箱:nxwzzx@163.com
www.wzzx.net.cn - 2020-09-10 - 收藏喀什二中
喀什地区第二中学建校于1956年9月,是新疆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南疆创办的第一所汉语系完全中学。1980年被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级重点中学,是喀什地区示范性高中。获得“中央教科所外语教研实验学校”、“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教育观测基地”、“国家级健康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等称号。目前二中已成为全疆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之一,生源遍及全喀什地区12个县市以及克州、兵团农三师的十几个农牧团场。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挤身于“南疆一流“的办学行列,在“十一五”期间,正朝着“全疆领先,全国知名”的目标迈进。目前,学校占地面积63333.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教学楼4栋,学生公寓楼4栋,图书电教楼1栋。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4个,教学用计算机300台,图书馆藏书达到10万册。在距学校10公里的校属农场有1320.19亩土地,其中70余亩已开发为教育实验基地,可供800余名师生军训及封闭式教学使用。截止2007年8月,我校共有在岗教职工421人,其中在编教职工379人,山东天津援疆教师38人,青年志愿者4人,代课教师6人,临时工(门卫宿舍清洁工)36人。现校内共有111个教学班(初中41个,高中70个),在校生近7572人,其中初中2751人,高中4821人。另有与地区实验中学联合办双语实验班学生1166人。学校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中考、高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两年高考成绩跃居地区榜首,中考连续三年排名地区前列,高考上线率稳定在90%以上,5人被清华大学录取,6人被北京大学录取,数十人被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流高校录取。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喀什二中建校50年来,走过了一段风雨辉煌之路,起步于偏僻城郊的几间土坯平房、200多名学生,拥有的是石桌、木凳、小油灯,马车、菜地和盐碱农场;拥有的是来自五湖四海满怀“献身边疆、报效祖国”壮志的知识青年。历经建校初期的创业艰辛,文革中的痛苦磨难,新时期的振兴图强,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铸就了今日辉煌的丰碑!一代代喀什二中人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勇于探索、勤于实践,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创业之歌,凝结了宝贵的二中人精神。五十年的风雨洗礼,沧桑更迭,喀什二中人秉承“质量立校,育人育才”的优良传统,重视教师道德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一贯严格执行培养教师的“三六九工程”即:三年成才,六年成骨干,九年成名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成材,坚持实施学生的“红蓝绿工程”即:红色工程---理想工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蓝色工程----海洋工程,创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会管理体系;绿色工程----阳光工程,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学校形成了乐学、会学、自立、自强的学风,乐教、善教、敬业、奉献的教风,和谐、文明、严谨、创新的校风,凝结了宝贵的喀什二中人精神:红柳般淳朴的品格,胡杨般坚韧的毅力,大漠般宽广的胸怀,绿洲般和谐的人际,昆仑般博大的志向,叶河般渊长的进取精神。邮箱:lh.pluto@163.com ks2zlh@sina.com地址:新疆喀什市文化路186号 TEL:0998-2822306(传真)
www.ks2z.com - 2020-09-10 - 收藏奇台二中
奇台二中创建于1972年,其前身为奇台镇中学,学校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布局合理,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中学。学校以“创名校、做名师、办特色、育英才”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新路子。学校先后获得“昌吉州先进学校”、“昌吉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昌吉州文明单位”、“昌吉州治安模范单位”、“昌吉州花园式学校”、“昌吉州绿色学校”、昌吉州“花园式”单位、国家“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重点示范学校”等称号。建校37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育人摆在首位,狠抓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学风正,校风端。该校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岗位培训为途经,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学科研的主线,不断促进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富有朝气,师德高尚,勇于进取,业务过硬的优秀师资队伍。一、办学思路 学校奉行“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形成了浓郁的学风、文明的教风,优良的校风,教育教学成果斐然,赢得了社会家长的普遍认可。学校在发展普通班教学的基础上,创办了旨在适应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需要的维汉“双语”教学班,努力构建普通班、维汉“双语”班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 学校注重人的发展,发掘教师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这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教工工作积极性。科学地将教书和育人并举,教学和科研齐驱,把科研、教学、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出名师、创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育人特色: 学校领导班子崇尚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创建和谐平等教育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想、学习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一)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实际,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文化传统教育,努力弘扬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精神。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为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重视创设优秀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说话,一景一物皆育人,营造了浓郁的育人氛围。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和文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教育、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三、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59365、79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9.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963、58平方米,生均6.58平方米。学校现设有初、高中教学班52个(其中初中班28个),在校生达3000余人,教职工208人。其中,高级教师66人,一级教师5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有教学楼三幢,标准教室87间,建筑面积7448.25平方米。实验楼一幢,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学校设有理、化、生各科实验室6个(其中,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多媒体教室53个,微机室3个,学校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宿舍楼两幢,建筑面积6426.76,平方米;学生餐厅楼一幢,建筑面积1148.2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先后修建了运动场及观礼台、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广场、绿色长廊、文化长廊,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开设了远程教育等。初步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现代化。 今天的奇台二中,楼房林立,绿草如茵,环境洁净而优雅,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辉煌业绩 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砺志、勤勉和创新教育。采取全方位,多层面的办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中考,高中上线人数多达364人,升学率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考,有四人获昌吉州中考个人总分第一、第三、第四、第十的好成绩(非课改区);2006年中考,考入重点高中268,考入内高班9人(其中双语班考生3名),考入普通高中154人,中考升学率超过70%。中考成绩创下了昌吉州领先、全县之最的新纪录。2007年、 2008年高考本专科上线人数高达85%以上。 步入新世纪,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既定的办学方针及发展目标,立足发展,锐意进取,争创优质。努力把奇台二中建设成具有自身发展能力、自身特色的区域性重点中学。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具有优良的师资、优异的教育质量、优美的教学环境的特色学校,是二中人孜孜追求的远大目标。地址:新疆奇台县解放西街535号 邮政编码:831800 联系电话:0994-7223964 传 真:0994-7225815 电子信箱:xjqtez0002@163.com
www.xjqtez.cn - 2020-09-10 - 收藏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完全中学。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能力培养能力,以素质提升素质”的口号,坚持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现有教学班75个,在校生4480名。其中高中45个班(含3个双语班),共有学生2580人;初中30个班,共有学生1900人。在职教职工327人,高中180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70人,一级教师59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共80人,3人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6人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近20人参加过各类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多年以来,学校形成了“团结、文明、励志、创新”的校风、“敬业、奉献、严谨、务实”的教风和“勤奋、踏实、主动、进取”的学风。自2000年至今,我校共有30余名学生进入巴州高考总成绩前十名,有4人名列巴州高考文理科状元。2010年,我校高考再创辉煌,向北京大学等名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高考上线率达93%,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于2005年6月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督导评估小组的德育达标评估。2006年3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检查验收。2008年10月,通过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复验。2009年11月,通过自治区级课改样本校检查,2010年9月通过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复检。注重用新的课改理念武装教师、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分层教学、动态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学力,在各年级均开设有实验班、快班及平行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角度、全方位发掘办学优势,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逐步孕育形成了具有四中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及活力。联系电话:0996-8820791 电子信箱:keldszx@163.com地址:新疆·库尔勒市人民东路育才巷2号 邮政编码:841000
www.keldszx.cn - 2020-09-10 - 收藏博乐市高级中学
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是以博乐市高级中学为基础建设的一所新高中,是新疆博州党委、政府为有效缓解当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托湖北省的优势教育资源,并得到了湖北省委罗清泉书记、自治区努尔·白克力主席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而建成的。新校的建设,凝聚着鄂博两地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承载着博州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新校的发展,备受博州、博乐市、湖北省、武汉市四地党委、政府、人民和湖北省第四批援疆工作队的热切关注!1、项目建设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坐落在新疆博乐市的新城区——南城区,总投资概算1.36亿元(含2006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原博州州体育馆建设费用4000万元),其中湖北省援助3000万元,自治区支持2000万元,自治州、市自筹4800万元。2008年9月15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1日,学校落成。学校校园长707米、宽260米,学校占地面积258亩,期中建筑占地面积29亩,拟定办学规模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现有教学班54个,学生2823人,教职工237人(其中武汉援博教师48人)。校园内分设广场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等区域。综合教学楼长206米,教学楼内有标准教室60间,实验室18间,多媒体教室8间,微机教室4间,语音室3间,音乐美术教室8间,体操房1间,广播室1间,心理活动教室2间,医务室2间,乒乓球室1间,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各种展览厅若干。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投影仪及校园终端布置,使多媒体教学真正走进课堂,拥有高配置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18间;学校图书室按功能划分为电子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师生共享书库等;地下室用作仓库和教学书库。学生公寓楼四幢(目前3幢已建成使用,还有一幢在建,2011年建成使用),总面积为24780平米;每幢公寓楼建筑面积为6195平米,每间宿舍为33.5平米,共有142间宿舍,其中一层24间,二至五层各有25间,4个活动室,六层14间。一楼有1间值班室,1间医务室,1间配电室,一至五楼各有一间洗漱室,在每层洗漱室安装了一台200升的配有净化、软化装置的电热开水器,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饮水问题,宿舍按照6人配置(目前每个寝室住8名学生),每间宿舍配备有卫生间,面积为4.32平米、太阳能淋浴室、洗手池,房间安装有固定电话,配有写字桌等。师生食堂一幢,为钢琴式结构,共三层,总面积为7393平米,功能划分为一层和二层为汉餐厅,三层为清餐厅,汉餐、清餐分层设置。食堂设备已全部实现了电气化,采用油气两用灶,配备了冰柜、消毒柜、食品留洋柜、压面机、和面机、馒头机、不锈钢厨具餐具、餐桌凳以及刷卡售饭系统等;另外,食堂内附有商店,售卖日常生活和学习用品。学生运动区域配套设施齐全,有高标准的篮球场12个,400米的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一个,正在建设之中。另有州体育馆紧邻学校,可供学生开展室内体育活动,特别是为冬季进行体育课教学提供便利。学校校园内还有一幢援疆教师中转楼,共36套,期中28套供来校援教的武汉教师居住。2、学校介绍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的前身为博乐市高级中学。博乐市高级中学始建于1957年,已走过53年的光辉历程,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唯一一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花园式单位、国防生源基地、全国重点射箭运动学校及 “德艺双馨”学校等称号。2002---2009年间,学校有近200人被清华、北大等十大名校录取,连续9年蝉联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高考成绩总冠军;2009年高考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除一人被北大录取外,还有一大批同学被人大、复旦等十大名校录取;在全州(含农五师)汉考汉、民考汉文理科16个单科第一中,有13个单科第一被我校夺得,使高考上线率达94.2%,重本上线率近30%。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设施和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博州党委、人民政府站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引智援、创名牌、办名校”的工作思路,以“打造边陲一流学校”为目标,在南城新城区创办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博乐市高级中学于2009年10月16日整体搬迁于此,挂“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和“博乐市高级中学”两块牌子。搬入新校园之后,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学校现有高中三个年级54个教学班(高一年级19个班、高二年级19个班,高三年级16个班),有原博乐市高级中学教职工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本科学历占99.3%。湖北省于2008年、2009年秋季分两次共选派援博教师共48人,在我校开展援教工作。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秉承原博乐市高级中学“砺志笃行,成人成器”的优良校训;发扬华中师大一附中“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优良学风;贯彻“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务育人”的管理理念;奉行“德育为首、教管并重、知能并重、教研并重,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构建“为学生终身发展铺路、为教师职业发展搭台,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基”的教育教学体系。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将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校,切实加强年级负责制,加强计划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学生自理、自律、自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研教改为主线,重视科研课题研究,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运用新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打造全疆一流学校为目标,使之成为全州高中教育的“高等学府”,努力创办全州人民满意的高中学校。3、目前运行状况在过去的一年里,华师一附中管理团队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全新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生机勃勃:先后顺利完成了整体搬迁工程、全寄宿制高中管理模式创建工程、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程和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工程,启动和推进年级负责制,狠抓教学过程监控,深化德育工作,逐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目前学校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挑战:学校各项管理不断规范和优化的挑战、新课改与新课改下的高考的挑战、面对全寄宿制封闭管理的挑战。2010年,学校的工作目标是:学校管理规范并不断优化,教学再攀新高,科研在促进教学及研究高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学生管理更加有序,后勤保障更加有力,整个学校常态良好,基本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发展之路。目前,学校运行状况良好,武汉援博教师和当地教师团结和谐,正在为取得更大的胜利而忘我地工作,以再创佳绩,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学校地址:博乐市南城区博乐市高级中学华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邮编:833400招生热线:0909-2311861 校长信箱:xjblsgjzx@163.com
www.xjblsgjzx.com - 2020-09-10 - 收藏黄田学校
黄田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民汉族合校、中小学族合一的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1800余人,其中民族学生491人,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含聘用教师8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现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3人。学校本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方针,把远离中心学校的教学点进行了合并。最早将民、汉中小学合并为民汉中学和民汉小学;将双井队、黄龙岗,一棵树、新豫队四个教学点合并为一棵树小学(现在的庆恩小学),将上庙尔沟和下庙尔沟两个民族教学点合二为一进行集中办学。庆恩小学原为民汉合校,但由于学生数量相对较少,2004年,学校改制,将庆恩小学的民族学生全部转到中心小学。八大石、庙尔沟地处偏远山区,距中心团场路途远,为保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保留庙尔沟、八大石两个教学点。庆恩小学主要集中了中桥商店以下的小学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初中生则全部集中到中学。既让学生就近入学,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现黄田学校有完全中学一所,民汉中心小学一所,庆恩小学一所(距农场中心5公里),庙尔沟教学点一个(距农场中心22公里,属于牧区),八格达石教学点一个(距农场中心66公里,属于山区)。学校以“促师德,抓校风,提质量,创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形成“诚实勇敢、礼仪文明、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学生培养目标。高质、高效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厚德和谐求索创新”的良好校风。“严谨博学爱生善导”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合作勤奋”的学风,使崭新的黄田学校逐步在十三师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名气。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学校建立了由党、政、工、团队主要领导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组,负责具体研究、决定德育目标、内容、管理措施等,在德育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了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三风”良好,学生精神风貌健康向上。学校将民族双语教学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民族双语教学已成黄田学校的一大亮点。2010年5月,为期四天的兵团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我校成功的举办,对我校双语教育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先后被农场授予年度“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女工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平安连队达标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获十三师矛盾纠纷排查先进集体、兵团民主法治先进单位、兵团示范家长学校、兵团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0年12月,荣获“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联系电话:0902-6402565地址:新疆哈密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学校站长邮箱:xjhm-wangwei@163.com
www.ssshtxx.com - 2020-09-10 - 收藏石嘴山市三中
宁夏石嘴山三中始建于1972年,1978年被确定为市属重点中学,1993年初高中分离。近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秋季达52个教学班。三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培优促特”的办学宗旨,以育人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为生命,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加快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为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万余名优秀人才,为石嘴山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于2005年7月中旬迁入新校区,占地92600m2,竣工建筑面积31146m2,计划建筑面积52268m2。现有在编教职工180人,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63人;研究生(含在读)10人。近几年高考、会考成绩均列自治区前茅,在银北地区居领先地位。2003年度九科会考成绩中,有8科居自治区前十位,其中地理、语文第一,历史第三。2004年度九科会考成绩中,有6科居自治区前十位,其中地理第一,语文第二,外语、历史第三。2005年度,我校9科水平测试科目中,有4科居自治区前十位,其中地理第三,历史、化学第七,物理第八,高考成绩喜人,捷报频传,2001年高考录入清华1人,重点159人,合计录642人;2002年录清华4人,重点192人,合计录668人;2003年录清华2人,重点205人,合计录取673人;2004年度录清华1人,北大2人,重点226人,合计录869人。2005年高考再传捷报,清华大学录取3人,重点大学258人,本科上线500人。2006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清华3人,北大1人,录入重点大学272人,录入二本院校579人。地址: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台湾北路199号电话:0952-5815333
www.szsszedu.net.cn - 2020-09-10 - 收藏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是一所教育局直属的国办实验学校,始建于1999年9月,是乌鲁木齐市第一所公开向社会招聘教师的学校。是一所突出德育、重视艺术、体现实验、人文见长的学校。学校占地574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2323平方米。我校是市属国办唯一的一所实验学校,体现学校的“实验性”是我们的追求,从学制的实验到用人机制的实验;从课程改革的实验到多达九个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课题实验;从德育到学科教学,我们都做了卓越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技活动为学生所深爱,航模、车模频频获奖,体育文化、风筝文化卓然超群。
www.ssyxx.com.cn - 2020-09-10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荐】皮皮影视
【皮皮影视】为您提供高清无删减电影手机免费在线观看,2022最新热播vip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星辰影院提供各种好看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免费在线观看更多好看热播经典影视视频尽在星辰影院电影院。
www.pptv66.com军情观察网
军情观察网是国内最专业的军事类网站,每天为您提供最新的军事新闻、军事图片新闻,提供兵器知识等,军迷们最喜欢的军事网
www.jqgcw.com天津在线网
天津在线网是河北最全面的综*新闻**,汇聚新闻、体育、娱乐、科技、房产、家居、汽车、休闲、美食、购物、婚庆、数码、教育、旅游、财经、**等众多优质频道,力求为广大网友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河北本地生活资讯。
www.tjzxw.cn智联招聘
智联招聘是全国性权威人才网站,为求职者提供最新最全的招聘信息,为企业提供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和人事外包等一站式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好工作上智联招聘.
www.zhaopin.com艺龙旅行网
艺龙旅行网提供全国700个城市、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万家酒店预订,以及国际国内机票查询和预订。现在预订酒店返现高达200元/间夜,订机票返现高达100元/张。
www.e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