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推网! 数据统计:138个主题分类,20257个优秀站点,42篇站长资讯
当前位置:好推网 » 数据归档 » 2020年09月 订阅RssFeed

数据归档

数据归档

  • 常平中学

    常平中学

    东莞市常平中学位于有“京九第一镇”美誉的东莞市常平镇。学校占地面积约19.9万平方米(300亩),整体建筑呈欧陆风格,气势恢弘,典雅别致。学校肇基于1946年,抗日名将蒋光鼐亲笔题写校名“县立常平中学”,1958年,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2000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3年晋升为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并被批准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校64年来,学校始终屹立在明德育才、立国兴邦的前沿,秉承“平心致远,正道力行”的校训,兀兀穷年,孜孜以求。“爱心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夯基础,培优扶差促发展,发展个性重创新”的教学理念,凝结而成“严、勤、实、活”的优良校风。名师荟萃,人才辈出的常平中学,谱写了培育英才、繁荣文化和传承文明的辉煌篇章,为东莞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早在1989年就被广东省体委命名为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还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学校、东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学校、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等几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学校现有62个教学班,3300多名学生,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38人,专任教师213人,其中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97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4人,本科学历教师170多人。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校卫、清洁、宿管、维修和绿化等服务,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物业公司参与我校后勤管理的人员多达100多人。学校总机:0769-82201212传真:0769-82201216邮政编码:523570网站维护:常平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E-mail:zoua@21cn.com

    www.dgcz.cn - 2020-09-13 - 收藏
  • 塘厦中学

    塘厦中学

    【办学历程】东莞市塘厦中学创办于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原名“东莞县立塘厦中学”,是东莞县早期六间中学之一,校名是由当时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军长、抗日名将蒋光鼐所题。开办之初,因无校舍而借用基督教会塘厦圩的“福音堂”作为教室。1948年12月9日,塘中校舍奠基兴建。创办初期,作为一所初级中学,学制三年,学生来自东莞县第三区辖的塘厦、樟木头、清溪、凤岗乡以及现深圳市的平湖、观澜、公明等地,其办学经费由东莞明伦堂资助,属公办中学。建国后,由东莞县人民政府接管。1958年9月,塘厦中学增办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2004年,塘厦镇政府投资1.5亿元兴建新校园,2005年8月,校址由塘新街46号搬迁到塘厦镇环市南路13号。2004年9月被市教育局确定为东莞市7所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之一,2004年10月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2005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1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08年将完全实现高初中分离,初中并入塘厦镇初级中学。2008年学校将改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成为市直属高中,面向东莞市东南部各镇区招收高中学生。按照东莞市教育发展整体规划,我校的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目前,学校共有学生2003人,教学班40个,其中高一高二级各16个班、高三级8个班,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近几年,我校每年计划高一招收16个班,其中面向东莞全市招生4个班,其余招收我市东南部塘厦、清溪、凤岗等镇区的初中优秀毕业生。学校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教职工174人,专任教师143人,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其中高级教师1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0人(8人在读),一级教师58人。学校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校卫、清洁、宿管、维修和绿化等服务,委托专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参与后勤管理的人员达80多人。【基本情况】目前,校园占地面积250亩,建筑总面积达51440平方米,可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校园建设取国内外名校之精华,布局错落有致,环境幽雅,草木葱茏,绿化覆盖率高达60%,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教学装备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规划和建设,设备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理化生探究室、校园网站、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400米塑胶国标跑道、生态劳技园、师生餐厅、教工宿舍、学生公寓、风雨长廊等现代化设施一应齐全,集科学性、人文性、现代性于一炉,为打造“学在塘中”和东莞市东南部高中教育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特色】洒下园丁千滴汗,浇得满园春色浓。塘厦中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传统优势,糅合现代教育需要,倡导“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正逐步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三大特色教育:一是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育人的抓手,积极引导、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之源;二是书香校园,学校充分挖掘60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文化物象的高品位与人文氛围的营造,以校报《塘中人》和校刊《绿叶》为阵地,开展读书沙龙、文化大讲坛、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营造起书香校园氛围;三是自律教育,学校高度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进行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组织、沟通、策划、协调等综合能力。【学校成果】塘厦中学积六十年集萃凝英,以“感恩、求真”的校训和“和谐、自律”的校风孕育了严谨求实的教育风尚。高考成绩自97年以来连续递增,一直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中考成绩多年获东莞市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2007年我校高考创佳绩,参加高考总人数240人,考取本科以上120人,本科录取率为50%,考取专A以上148人,考取专B以上228人。在2008年的高考,各层次的上线人数全面超额完成了预定的高考目标。2009年参加高考总人数406人,考取本科以上110人,考取专A以上164人,考取专B以上358人,各项均指标再次成倍地超额完成市局预定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我校高考年年上台阶的目标。近三来,教师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63篇,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刊物发表的有33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4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的有15人次,获市级奖250余人次。近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小星火计划活动”先进集体、“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东莞市文明单位、“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高考成绩优异奖、普教系统“三现代”教育先进集体、实施两个“条例”先进学校、东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化建设标兵学校”等,多年获得塘厦镇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等称号,2007年4月,被教育部定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未来展望】鲲鹏展翅正此时,扶摇直上九万里。豪情满怀的塘中人在成绩面前并没有止步,他们将乘“十七大”之东风,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力争把塘厦中学打造成东莞市东南部甚至是广东省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打造区域教育品牌,开启塘厦中学新的更辉煌的明天!校长:黎灼辉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环市南路13号邮编:523712网址:http://www.txms.cn维护:塘厦中学信息组E_mail:pc_87@126.com

    www.txms.cn - 2020-09-13 - 收藏
  •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地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中部的科教区,占地500亩,相依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比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得天独厚,是学习、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 学校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完善。目前已拥有一栋办公大楼、五栋教学大楼、一座实验大楼和一座综合功能大楼、一个室内体育馆、两个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七个网球场、十一栋学生宿舍,三栋教师宿舍和两座大型饭堂。学校还特设陶艺、版画、素描、管乐、民乐、钢琴、健美、电视制作等功能活动室。各教学场地都拥有先进的设备,为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目前学校高中部有34个教学班,高中在读生总人数1720余人,初中部有29个教学班,初中在读生总人数1490余人。 学校于2005年9月正式开办,开办以来,学校继承东莞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和“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营造幸福愉快的生命成长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目前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2008年首届和2009年第二届高考、中考均取得优异成绩。 【校长致辞】 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一块坚实的基石,那就是人的生命。学校的全部运作,都是以生命为原点刻画的轨迹。在这里,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是鲜活的、珍贵的生命,对人的尊重是至高的道德伦理,对生命的关注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我们的学校,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他们不仅有明日的幸福可期,也拥有着今天的幸福体验。所有本应属于青春年少的欢乐,在这里都会回归到孩子们的生命之中。教师们在这里工作,不再是乏味的劳作、被动的应付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兴味盎然、充满智慧的思考与创造。学生们在这里留下成长的记忆——学校是一生中最快乐的地方;老师们在这里写下生命的历程——学校是寄托理想和情感的家园。 ——黎德文 【办学宗旨】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包含有两方面价值取向。一是要把学校教育的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二是要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生活基础。 【办学理念】自主、和谐、共同发展 自主:指学生自主的发展,即学生在学校创设的自我教育机制的作用下,充分展示生命的主体性,主动的探求知识,自律的修炼品格,自理的安排生活,培养自主选择、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自我调控、自我负责、自我完善的意识、行为和能力,形成自尊、自立、自决、自强的人格特征。, 和谐: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学生和谐的发展,即学校通过具有整体性、均衡性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身体、智慧、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呈现一种相互支持和促进的协调发展,实现生命整体的和谐性。二是指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它的文化特质是学校有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有能包容个性,感受心灵自由、促进思维活跃的生活空间,有帮助每一个成员获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平台,有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理解、接纳的人际关系,有宽松、民主、友善、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共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系统思维,它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学生的全体发展,即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二是师生的一同发展,即师生在生命互动的教育过程中都获得发展;三是学校与师生的同步发展,即学校与其成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下的联动性发展。 【办学历程】 ●2005年1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向松山湖管委会、东莞市教育局下达《关于“松山湖国际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学校由广东省光大集团和东莞新世纪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后捐赠给市政府,由市财政等筹办并纳入市直属学校管理,校名初定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2005年1月31日,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设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通知》。 ●2005年2月17日,东莞市教育局任命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兼任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任命黎德文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健为副校长。 ●2005年2月22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筹备办公室”在东莞中学北区选址成立。 ●2005年6月12日,学校举行首期初一年级自主招生入学测试。 ●2005年7月—8月,学校相继完成首期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新生录取工作 ●2005年8月31日,学校隆重举行“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落成暨开学典礼”。副市长吴道闻、教育局长杨晓棠出席并致辞。 ●2005年9月1日,第一届学生正式开课。在读生共969人,其中初一级八个班,学生416人,高一级十二个班,学生553人。 ●2007年7月,,东莞市教育局任命黎德文同志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 ●2008年6月7日—9日,我校546名高三毕业生在本校设立的考场,参加了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2008年6月10日,我校举办2008届高中毕业典礼,送别第一届高三毕业生。 ●2008年6月20日——22日,我校第一届初三毕业生参加了参加全市高中招生考试。 ●2008年6月23日,我校举办2008届初中毕业典礼,送别第一届初三毕业生。 ●2008年10月11日,学校举行2008届高考、中考祝捷晚宴,初、高中毕业班教师及学校全体行政出席,教育局局长杨晓棠、市直属学校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黄灿明、东莞中学退休老校长叶淦培、何立民以及市教研室主任杨敬瑜等领导莅临参加活动。 ●2008年11月10日我校举行建校三周年纪念活动,黎德文校长在全校师生集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当日,全校师生通过茶话会、游园、师生聚餐等活动,一起欢度校庆日。 ●2008年11月29日上午,东莞中学的知名校友,中国IT届的著名人士王志东先生来我校参观,并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报告,并在报告会现场与学生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对话。 ●2009年4月27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决定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从2009年7月11日交友松山湖管委会管理,学校小学部进行整体搬迁。 ●2009年6月7日至9日,我校2009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 ●2009年6月10日上午,我校隆重举办2009届高中毕业典礼,依依送别第二届高三毕业生。学校领导、高三级师生及学生家长参加了典礼。 ●6月23日上午,我校举办2009届初中毕业典礼,送别第二届初三毕业生。 ●6月20日,我校2009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 ●7月10日,学校举行欢送小学部全体教师晚宴。学校行政、科级组长及小学部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欢送活动。 【招生情况】 根据学校目前具备的办学条件及师資队伍情况,学校计划每年高中招收10—12班的高一级新生,初中招收14—16个班的初一级新生。学校目前生源状况良好。 联系方式 校长:黎德文 学校电话:0769-22863028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红棉路1号 邮编:523808 传真:23863008 E-mail:sslgznet@163.com 学校网址:http://www.sslgz.net

    www.sslgz.net - 2020-09-13 - 收藏
  • 濠头中学

    濠头中学

    中山市濠头中学创办于1944年,始名为“中山县五峰中学”,是中山市较早的四所中学之一,享有“兴学在先”之誉;解放之初更名为“中山县第四初级中学”;1957年,增设高中,名为“中山县濠头中学”;1983年,中山建市,正式命名为“中山市濠头中学”。  濠头中学历经传承演变,承载深厚文化底蕴,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占政策大幅度倾斜之先机,得经费超常规投入之优势。近十年间开发区区委、管委大气魄、大手笔、大制作,注入7000余万巨资,搬迁扩建校园,完善设施设备,打造了一流的发展平台。首开中山普高教育先河,面向全国招贤纳才,成功聘任特级教师、研究生谢柏祥为校长,使学校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现占地150余亩,面积10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48000平方米,设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93人。清风朗月之园林,书香墨韵之雅苑环境设施  濠头中学坐拥青山,环抱绿水,闹中取静,环境怡人。校园绿草如茵,碧树如盖,奇花异卉,四季飘香,水榭亭台、文化长廊点缀其间,教学、办公、实验楼馆巍峨耸立、气派壮观。校园布局合理,三区分立有序,设施完备一流,文化氛围浓郁:有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专用体育馆、5个独立的蓝球场、2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15张乒乓球台;图书馆有图书10万余册、报刊169种、座位360个、独立的电子阅览室等;教师每人一台高档液晶电脑,多机一幕班班通,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了常规教学仪器和实验室、仪器室等功能用房;宿舍条件优越,太阳能热水直通每间宿舍,全天候供应热水;饭堂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进餐;浮雕《师道》,教育鼻祖--孔子,拱手而立,捋须而思,雍容宽厚,万世之表;雕塑《知识之门》,开启知识之门,雁排成阵,穿越而过,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名人名言壁画,招引师生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畅游书海,体悟人生……置身其间,浓郁热烈的现代文明与凝重深厚的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万千学子试羽的广阔蓝天,是未来栋梁磨剑的一方砺石。八方名师齐荟萃,四海金凤喜栖梧师资队伍  为盘活教师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学校每年都面向全国招聘名优教师,形成了今天“名师荟萃,碧梧栖凤”的大好局面:现有教师179名,平均年龄33岁,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80人;1人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市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1人,市级以上先进教师27人,区金牌教师4人;承担了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个,专著或合著 本,仅2005-2006学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或论文发表就达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级 项,市级 项,在市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春风化雨育桃李,气韵骄人艳香山特色成就  濠头中学,历尽沧桑变迁,仍傲然挺立,今又雄姿勃发,气势如虹。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提出了“科研兴校,艺体强校”的战略部署,经过几年的探索开拓,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全面引入、实践"生本教育",并开展了独具濠中特色的学案教学,开放了课堂,放飞了思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生命意义,闪耀了“生本教育”的人文光辉,老树萌蘖,怒放科研新花:学校为"广东省教科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承担了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个,专著或合著 本,仅2005-2006学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或论文发表就达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级 项,市级 项,在市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扬学生艺体之长,走艺体强校之路”,低进高出,低进特出,艺体已成我区乃至我市的一个教育品牌,特色学苑,绽开艺体奇葩:2006年高考中,音乐专业本科上线率达100%,美术专业本科上线率达96.8%,体育专业重点本科上线率达 %;跆拳道、辩论、英语剧表演、科技创新等兴趣小组,更是捷报频传,屡获省、市团体奖或单项奖,06年下半学期仅跆拳道就有三人获得“体尖”特招资格;我校学生代表中山市参加全球华人中学生羽毛球大赛进入八强;近年来,艺体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国家级奖32项,省级奖68项,市级奖126项。因其突出办学成绩,学校多次获得中山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先进单位、中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胸纳四溟承伟人遗风养千秋正气,志凌五峰绘南粤佳景育一代新人”,濠中人,正是以这样的智慧和精神,在传承中富于创新,在精细中彰显大气,开启了催人奋进的办学之旅,奏响了气势磅礴的辉煌乐章!联系电话:0760-85596260联系人:陈老师E-mail:htzxnet@126.com学校地址:中山市孙文东路丽港城后邮政编码:528437

    www.htzx.net - 2020-09-13 - 收藏
  • 五桂山学校

    五桂山学校

    五桂山学校,前身为五桂山中学,创办于1975年,复办于1992年,位于中山市城桂公路石鼓路段客仁地。2003年8月五桂山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从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入手,撤销全镇五所小学和五桂山中学,组建了涵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十二年一贯制的五桂山学校。 学校成立后,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学校的投资力度。2003年8月,在原五桂山中学的基础上投入2000多万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增建、充实学校各类设施、设备;2004年暑假,又斥资230多万元,建立了光纤校园网;为了使校园更美,让学生能在一个典雅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成长,2005年,五桂山镇政府再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设施设备和更新。如今的五桂山学校已成为一所融生态校园、书香学园、活动乐园、生活家园于一体的新型学校。她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矗立在青山绿水间。 面向新时代,打造教育新篇。学校始终以德育为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构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依托,不断提高综合办学水平,逐步形成了自己办学特色,闯出了一条有五桂山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曾先后获得 “市优秀传统项目学校”、“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桂山学校是一所上级领导重视,行政班子团结进取,教师爱岗敬业,硬件设施完善,校园文化有特色,社会声誉好,家长满意,发展潜力大的一所办学模式独特的学校。因此,在2005年6月16日以高分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学校的督导评估,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省一级学校。 几经风霜,在教育改革的春风雨露中,五桂山人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智慧,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之路。地址:中山市五桂山镇商业街110号邮编:528458电话:0760-8209386(校长室) 8203733(中学部教导处) 8201224(小学部教导处) 传真:0760-8209386E_mail:wgsxx@wgsxx.com

    www.wgsxx.com - 2020-09-13 - 收藏
  • 新世纪英才学校

    新世纪英才学校

    新世纪英才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经东莞市教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该司系上市公司——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兴办的寄宿制民办学校,办学层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校现已获得“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东莞市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无毒学校”、“东莞市园林式单位”、“东莞市安全文明小区”等光荣称号。学校位于东莞市东南端的凤岗镇境内,校园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办学层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学校目前拥有学生近3000人,另有港、澳、台等两岸三地及外国留学生200多人。学校按照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建设,各种功能室、体育活动场地、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配备齐全。学校每位教师配备电脑,所有教室安装现代化多媒体演播平台,实现了教学现代化、数字化、无纸化和高效化。学校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被《中国教育报》记者誉为极具“个性发展教育”的学校文化。2004年,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视察学校时赞道:“东莞有这么好的一所民办学校,这是民校之光,学子之福啊!”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国际科技文明,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人才,不断探索普教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的新路,把学校办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的教育目标是:素质全面,个性鲜明,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优质高效。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办成“南粤名校”。为此,要继续抓好质量管理,让重视质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灵魂;要不断学习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要在教育中充分体现新的人才观、学生观;要以全新的视点去审视我们的教学,以全新的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取得的教学成绩:朱剑科摘取2004年东莞市地理单科高考状元,唐慧君勇夺2007年东莞市历史单科高考状元,唐盛昌以862分荣列2006年东莞市高考三甲,唐盛昌、沈载然、杨容瑄、白恩率、庄莉、辛仙娥、赵禧辰七名同学考取中国顶级名牌大学——清华、北大,众多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重点名牌大学!中考年年大比分超全市平均分,2004年、2007年两获东莞市“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二、学校特色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学校把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探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自编《信息技术》双语校本教材,《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教程(PASCAL语言)》一书则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东莞市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学校已11次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获一等奖学生已达200名。周盈莹、邱雁卿由于屡夺电脑竞赛全国一等奖,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提前录取。在第九至十三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共有8名选手荣获全国一等奖。英语教学特色:学校共设有多个双语实验班,采用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联合开发的双语教材进行教学,并开发了英语交际课的校本课程;还组织学生参加“剑桥英语”考级,现有1000多名学生已获得国内外公认的英语级别证书;学校属下幼儿园是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实验园。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NEPCS)竞赛中,我校每年均有选手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唐盛昌夺得东莞市第一名。教育科研特色:学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质教育学校建设的研究》的子课题《个性发展教育》的研究,在该研究过程中,一批子课题《富裕家庭子女个性发展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国际化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应用》和《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研究》等,分别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三等奖和东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二等奖。由于学校的教育科研有力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效率和质量,从而使学校的整体工作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并得到了教育专家们的高度赞扬。目前,该研究经验正在全国大力推广。学校已有10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教育部门举办的竞赛中获得奖项和荣誉,其中获国家级以上奖励有281人次,获省级奖励有33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的有500多人次。在第十四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学校有4名选手同获“全国一等奖”,创造了该年度东莞教育界的一个奇迹。目前,学校正朝着既定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决心为把学校办成现代化、国际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南粤名校而努力奋斗。学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雁田管理区新世纪英才学校邮政编码:523700联系电话:0769-87773222电子邮件:dgncs@pub.dgnet.gd.cn

    www.dgncs.com.cn - 2020-09-13 - 收藏
  • 柳州市第三中学

    柳州市第三中学

    柳州市第三中学位于柳州市三中路86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6年3月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组专家们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校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目标明确;环境条件良好;队伍精干,师德高尚;管理规范,教学严谨;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教育科研风气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示范性强,辐射面广。  学校依山傍水,钟灵毓秀,交通便利,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好场所。  我校历来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有一支以师德师风好、教学水平高、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在职教职工191人,本科学历合格率100%,研究生学历38名,中学高级教师占35.3%。校长信箱:lzszxzxx@163.com

    www.lzssz.com - 2020-09-13 - 收藏
  • 桂林七中

    桂林七中

    桂林市第七中学是桂林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完中。学校创建于1963年,位于桂林市中心区为火车南站附近的桂林市雉山路7号,占地45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有初中和高中部,初中每年级有四个班,高中部每个年级有六个班,在校学生1300余人,近几年学校确定了"合格+特长"的办学路子,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  2007年3月5日,桂林市第七中学与百年名校桂林中学结成对子,成为桂林中学的示范基地,桂林中学发挥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辐射作用,使桂林七中的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示范基地两校之间管理人员、教学人员进行经验了广泛的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双方各方面资源的共享;桂林七中部分优秀学生到示范性高中短期旁听,将示范性高中的优良学风带回学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007年9月桂林市第七中学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应用科学学院教育科研实习基地。  2009年2月28日上午,“三校搬迁”项目(市培智学校、市聋哑学校、市七中迁建)在桂林市第七中学正式破土动工。“三校搬迁”建设项目是桂林市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工程计划,市培智学校和聋哑学校将搬迁到市七中校址进行重建,而市七中将搬迁到市职工培训基地进行重建。其中,将新建七中教学楼 8873平方米;新建培智学校教学楼、培训康复中心、学生宿舍、学生食堂 10897平方米;新建盲聋学校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 13561平方米,以及三校保留建筑的维修改造及运动场、设备购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 4600万元, 2年内完工。  新七中校址为桂林市尚智巷35号,迁建后,七中新校区面积将比过去扩大一倍,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邮箱:qzjiaowu@126.com

    www.gl7z.com - 2020-09-13 - 收藏
  •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广西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原称广西柳州地区高级中学,创建于1980年,校名由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题写。学校占地157亩,位于广西柳州市柳邕路377号。现有在校生3623人,少数民族占67.5%人,教职工201人,少数民族占57.9%。多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和“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责任为重、团队为力”的办学理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面向”的精神指导学校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先进的现代化优质高中。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十佳示范校、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广西首批示范高中、广西十佳学校、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学校、广西文明庭院、自治区德育先进集体、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综合治理治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被确立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西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校、广西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等。学校的民族教育经验先后被载入《中国教育年鉴》《中国名校辞典》《中国民族教育》《中国教育发展年鉴》和《中国名校大典》。1998年,《中国教育报》以《这所民族中学为何红火》为标题深入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把我校誉为金凤飞起的地方;2005、2006年广西电视台连续两次全面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成就;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慕名报道了我校的民族教育成就,向全世界宣称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坐落在柳州不起眼的地方,但学校的基础设施却是一流;二是想不到学校的师资力量如此雄厚;三是想不到学生的素质那么高,完全不像从山沟沟出来的。2008年,《当代广西》以《垒起民族教育的丰碑》为题全面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成就,《广西日报》以《治学有道办学有方》为题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经验,在广西教育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学校拥有一个热爱民族教育事业,廉洁奉公,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领导班子。校长、党委书记黄祖应,壮族,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副校长唐天早,壮族,高级教师,广西优秀教师,自治区教育法制工作先进个人。副校长蓝焕锋,壮族,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副书记黄国宝,壮族,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6人,高级教师77人,中级教师56人,中、高级职称占76.9%;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6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B类人才40人,地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研究生35人。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中小学体育卫生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作为民族地区的重点中学,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始终贯彻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民族教育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质量,坚持科研兴教,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在教学上闯出了一条“低起点、密台阶,勤反复、多练习、重批改、细讲评、培创新”的成功之路,探索出了民族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路子。历年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广西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而且年年有提高,年年有亮点。1994年,在我校民族班就读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寨乡民洞村壮族孪生姐妹覃刚力、覃毅力双双考上清华大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还为此制作了专题节目《苗山飞出双金凤》。2004年,壮族学生王馨获得了广西高考文科状元并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录制。1991年以来,我校每年都有十几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先后涌现了覃晓丹、廖璇、黄桂恒、欧俊延、王馨、曾令全、黄舜昌、韦健彪等一批广西高考状元。先后有41名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获得了每人三万元的来宾市李宁奖学金。近年来,在考入清华大学的126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97名。2006年高考408人上一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875人上二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三。2007年高考437人上一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1017人上二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2008年高考493人上一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二;1028人上二本线,上线人数列广西第一。作为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十佳示范校,学校特别注重营造现代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划分明确。学校建有完善的综合教学楼、教学教研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公寓楼、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科技楼,以及标准的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学校教学“十室”装备齐全,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报刊资料、电教设备、体育卫生器材、音乐艺术教学设施均达到了国家I类标准,图书馆藏书100000多册,电子图书近十万册。1998年,学校率先建成了计算机校园网,教师家家有电脑、教室间间多媒体、学生人人一卡通,实现了教学、借阅、食堂消费、校内购物、进出登记及各种考勤等计算机系统管理化,这被中央电教馆领导称赞为全国中小学首创。学校先后被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广西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校。同时,学校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民族团结、设施完善的家园,教学严谨、学风扎实的学园,身心健康、团结和谐的乐园和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花园。学校先后被评为了广西文明庭院、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全国文明单位。西藏、贵州、青海、江苏、湖北、湖南、辽宁、广东、台湾等省、自治区重点中学的领导老师及美国的教授、英国中学校长代表团、法国师生代表团、联合国科教文卫官员等先后来校参观。2007年,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指定在我校举办了全国民族中学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学校真正成为了广西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民族教育成就的窗口。作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广西首批示范高中和广西十佳学校,我校十分注重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作用,长期对口支援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贵州荔波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发展,并在全国率先开创了一种集体支教模式。我校现为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改革、校本培训、教学整合、教育经费等方面对受援校予以全力支持,定期指派干部、骨干教师到受援学校传授管理、教学经验,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并推动了周边地区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市直支教工作先进单位。自2007年起,我校又根据广西教育厅关于扶持贫困县、市民族教育的文件要求开始面向宁明、龙州、天等等10个县、市招收一个民族班,为推动周边地区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与民族地区的和谐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8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亲自到我校视察民族教育工作,对我校的民族教育予以了高度评价。1992年,中共中央委员、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到我校视察,并为学校题词“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2000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同志到我校视察,对我校的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予以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更上一层楼”。地 址:广西柳州市柳邕路377号邮 编:545007电 话:0772—3251283传 真:0772—3250407网站地址:www.lzdigao.net 电子邮箱:ddf0772@163.com

    www.lzdigao.net - 2020-09-13 - 收藏
  • 龙溪中学

    龙溪中学

    潮安县龙溪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和良好校风的完全中学,座落在素有“海滨邹鲁”美誉的潮州市潮安县城庵埠镇。龙溪中学创设于一九二四年,她的前身是开办于清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的龙溪书院。解放后曾用名:潮安第八区中学、潮安第五中学、潮安抗大中学、潮州市庵埠中学。几经易名,一九九O年复名为潮安县龙溪中学。目前,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现有80个教学班,学生5400多人,教职工287人,其中高级教师 31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全校教师数62%以上。学校先后有二名教师获省特级教师,二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作为潮州市一级学校的龙溪中学,连年来稳步发展,教学质量提高较快,学校高、中考成绩优异。高考入围总人数和各批次入围率居全县前列,是潮安县高考三大支柱之一,连年来稳居潮州市面上普通高中第一名;教师撰写的论著和教学论文多篇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科研促教,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各项竞赛,成绩优异。学校有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金牌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和“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省初中物理和化学竞赛一等奖以及“潮汕星河奖”等。学校连年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是潮州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并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放眼过去,展望未来,潮安县龙溪中学将继续坚持“育才、育德、树风、树人”的办学理念,秉承“明理、立志、勤学、创新”的校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完全中学而努力!地址:潮安县庵埠镇大霞路中段联系电话:0768-5921333校长邮箱:LONGXIZHONGXUE@YEAH.net

    www.calxzx.com - 2020-09-13 - 收藏

推荐站点

  • 【荐】皮皮影视【荐】皮皮影视

    【皮皮影视】为您提供高清无删减电影手机免费在线观看,2022最新热播vip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星辰影院提供各种好看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免费在线观看更多好看热播经典影视视频尽在星辰影院电影院。

    www.pptv66.com
  • 军情观察网军情观察网

    军情观察网是国内最专业的军事类网站,每天为您提供最新的军事新闻、军事图片新闻,提供兵器知识等,军迷们最喜欢的军事网

    www.jqgcw.com
  • 天津在线网天津在线网

    天津在线网是河北最全面的综*新闻**,汇聚新闻、体育、娱乐、科技、房产、家居、汽车、休闲、美食、购物、婚庆、数码、教育、旅游、财经、**等众多优质频道,力求为广大网友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河北本地生活资讯。

    www.tjzxw.cn
  • 智联招聘智联招聘

    智联招聘是全国性权威人才网站,为求职者提供最新最全的招聘信息,为企业提供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和人事外包等一站式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好工作上智联招聘.

    www.zhaopin.com
  • 艺龙旅行网艺龙旅行网

    艺龙旅行网提供全国700个城市、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万家酒店预订,以及国际国内机票查询和预订。现在预订酒店返现高达200元/间夜,订机票返现高达100元/张。

    www.elong.com